(一)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
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
1、总承包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它是基础,是围绕企业而建立的永久性质量管理体系;
2、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它是针对项目而建立的临时性质量管理体系,由业主方、监理人、工程总承包人、分包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体系组成,它们在质量管理任务、重点、责任、性质、深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二)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
工程质量受设计、地质条件、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当某一或某些因素出现问题或存在潜在问题时,均会引起工程质量的不合格或不确定性,使工程质量变得不可接受。
2、过程控制要求高,控制难度大
建设过程工序交接多、隐蔽工程多,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和错误判断: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操作微笑的变化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并消除已存在或潜在的质量缺陷或隐患,会导致不合格产品误判为合格产品并最终接受,使产品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不可控制。
3、终检局限大
工程项目存在隐蔽工程多、中间交接多等特点,项目终检(竣工验收)无法对其隐蔽工程等进行质量检查,这决定了工程项目的终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4、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项目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的检查评定验收,其中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抽样检验的结果;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按规定需进行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需进行抽样检测,质量评价方法具有特殊性。
(三)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原则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施涉及业主、工程总承包人、分包人、监理人等多方活动的主体,他们各自承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不同质量责任和相应的质量管理任务。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其实质是项目质量总目标确定和分解的过程,也是工程总承包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质量管理和控制责任确立的过程。为了确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分层次规划原则
分层次规划是指总承包项目的总组织者、总管理者和其他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分包人,分别就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层次和范围进行规划。
2、质量总目标分解原则
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总目标的分解是质量目标控制的基础。在总目标分解时,需将质量总目标按照工作分解结构和组织进行分解,将质量总目标分解到各质量责任主体,明确各质量目标的计划值,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并要求各质量责任主体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式、手段、措施等。
3、质量责任制原则
质量责任制原则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的要求,界定业主、监理、总承包人等各方的质量责任范围和控制要求。同时,项目各参与方应当将自身承担的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
4、系统有效性原则
系统有效性原则是指从实际出发,根据项目特点和项目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改进办法等,从而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根据系统有效性原则,一是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整体系统的最优;二是项目质量管理行为要正确、效果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三是质量管理体系要实现长效管理。
(四)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
1、业主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从较为宏观层面实现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业主方需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2、监理人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总承包模式下,监理人代建设单位行使工程监督、管理权,因此,监理人应当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总承包人的人、机、料、法、环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实施全面管理,并贯穿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3、工程总承包人的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合同约定,工程总承包人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工程质量做出保证:
1)质量保证体系。工程总承包人建立本合同项下的质量保证体系;
2)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总承包人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规范,确保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性能试验等的质量,并对工程进行保修。
4、分包人的质量管理体系
设计、供应、施工等分包人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以控制和保证设计、采购、施工等质量为目标,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方位体系。
5、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机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检查所依据的国家建设管理部门、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等构成其质量监督体系。
(五)结束语
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关系到项目质量管理手段的改进和提升,更是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向业主及其它相关方提供足够的保证和信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