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中的相关风水理论阐释
(1)天人合一说
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它追求人与自然平衡发展,表达出人们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愿望。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应是人类顺从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良好关系。风水学中的天人合一来自于人们对自然山水及山川的欣赏和崇拜,其哲学基础与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古典园林以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为主要创作原则,在结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古典园林强调山水二因素的重要性,体现出人们对自然山川的崇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佳体现。
(2)藏风得水说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和风水理论的核心。风水经典论著《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不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由此可见,在选址时前有朝案围拱,后有靠山屏障,左右有龙虎砂山环抱,出入循水口穿行,既要背山面水,背阴抱阳,且对去水口也有严格要求,最终要藏水聚气,营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3)形势说
形势说由风水流派之一的形势宗发展而来,起初主要是讲究峦头形势,寻求满足龙、砂、穴、水、向的风水宝地。《皇帝宅经》云:宅以形势为身体,可见将形势说用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形势说规定: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势课远观,形需近察;形成势来;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等。这些理论概括性强,内涵丰富,不仅阐明了形势说的概念和意义,而且还定量规定了形和势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中的尺度基准。
2.古代园林意匠中的浓厚的风水情结
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意匠相当丰富,它包括素材处理(如对山、水、树、石、建筑的处理)、组织结构(如曲折与平直、繁杂与单纯、自由式与规则式)、手法技巧(如框景、障景、虚实、疏密等)、主题表达(如高雅与通俗、入世与出世、豪富与清贫)以及形式风格(如地方的、民族的、传统的、外来的、集体的及独创的、新奇的)等等设计构思内容。正是这些内容的纵横立体交织以及通过造园家的反复运用,才使我国古代园林情景交融、妙趣横生,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然而,在这些园林意匠中,渗透了浓厚的风水情结,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天人合一说、藏风得水说以及形势说等等风水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以下就拿得影随行与曲折有情来分析。
(1)得影随行
风水来源于我国古代先民观察和改造自然的体验,它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即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平相处,要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调整。它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即天道,天道的存在与运作乃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亦即人只能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不能违背天道行事,更不能倚持人力同自然对抗,否则必有灾殃。因此,风水在进行基址选择和规划设计之时,要求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而止耳。受这一风水观念的影响,我国古典园林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把得影随行、因地制宜作为自己构园造景的重要原则,强调结合自然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尽量少动土方即因山作势、就地成形,并尽量保持并利用原有的花草树木如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树桠不妨封顶;即便对水的处理,亦以天然水体为前提,仅以疏浚、筑堤、堆岛方式来增加水面层次,丰富空间组合,成其大观。
如我国古代的寺观园林,这些带有浓厚宗教气息的寺庙园林也是在追求名山大川的基础上,依托自然地形和地势,依山抱水、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利用和装点自然,达到自成天然之境,不烦人工之事的意境。
(2)曲折有情
在我国古代园林,曲折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游路布置及其线型的曲折起伏;二是指主要的园林素材都应顺应成为曲折造型,如曲桥、曲水、曲案、曲廊、曲树等,以及屋顶曲线和翘角等。由于开径逶迤、临濠蜿蜒式的曲折变化能体现大自然的属性,因此,它使我国古代园林尽管地点不一定很大,却及其富于自然气息,使人身居闹市,又有山林野趣。其实,曲折有情既是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意境,同时也是古代风水的理想追求。但追求曲折在风水看来,主要是为了避免煞气。因为风水认为吉气沿着蜿蜒曲折的路径行进与蓄积,而煞气则沿着直线穿流,因而风水师一般都偏爱蜿蜒的道路、迂曲的墙壁与曲折多姿的建筑。或许,这才是我国古代园林少有西方那种笔直的水道与几何形的水池的内在原因吧。西湖就是讲究流水的屈曲有情,不仅西湖湖畔的游路曲折起伏,而且其建筑和游廊也是蜿蜒曲折的。这大概也体现了古园林和古建筑意匠中浓厚的风水情结吧。
3.风水理念对古代私家园林和现代家庭花园的影响
(1)古代私家园林的选址和布局
在古代,私家园林属于官僚贵族和文人富商所有,他们以园局为主要生活方式,所以造园选址以及布局显得尤为重要。《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这以理念完全和前朝后主,左龙右虎的基本格局吻合,即都遵循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基本原则。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发展鼎盛时期的代表,在选址和布局上十分重视宅园风水。苏州耦园东(左)为流水,西(右)有大路,南(前)有河流,北(后)有藏书楼,楼后又有水,再加上园内东部的黄山大假石,整个园子便呈现出一个山环水抱、水绕山护的理想居住环境,这种环境使得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构成了完整均衡的景观画面。
《相宅经簒》中记载:宅之吉凶全在大门故大门名曰气口。因此,门的开法及出入口的营造在整体布局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八宅周书》的理论,坐北朝南的坎宅以东南(生气方)和南(延年方)为上吉。因为东南方是生气方,而大门又是聚气的,所以大多私家园林的大门都开在东南方,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大门都朝东南向开。关于住宅入口的做法也很有讲究,普遍是门前设置照壁(影壁)以起到挡煞、避煞、沧浪亭等的入口处就采用堆叠假山石、营造地形以起到照壁的作用,阻挡煞气并保持气畅,同时开门见山避免了外界直视。
(2)现代家庭花园的布局艺术
当今很多富贵人家都有了私家花园,尤其是某些自成一系列的别墅。受藏风得水说的影响,一些人家选址时一般要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所谓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就是指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即祖山),左右有次峰或冈埠的左辅右臂山(即青龙白虎山),山上要保持丰茂的植被,前面有弯曲的流水;水的对面还有案山、朝山作为对景。他们追求基址正好处在山环水抱的中央,地势平坦且有一定的坡度。如果选址没有达到要求,他们甚至会自己人为地挖掘一些河流,或者建制一座水塔。
其实,在一些农村地方,种族观念比较深厚,传统的风水思想也保存得相对全面和完整。在我们家乡,房屋、大门、灶台和水井等等都很讲究结构布局、尤其重视阴阳平衡及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4.风水与现代科技相符合
很多人认为风水就是巫术,是迷信骗人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风水的很多理论原则在当今科技下,也被证明是合理,有科学根据的,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
提到风水,首先就要说到风。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在我们家乡,盖房子之前往往会找一些风水先生相察地形、并且找出一个最适宜的大门方向。风水先生相看地势时,就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就是顺应了现代科学讲究的季风性气候。
风水先生选址的地方也讲究很多关于水的认识。如屋址课选择河流凸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农村盖房子也讲究流水屈曲有情,一般在房屋右边都会有溪流,或者在白虎边上挖一个池塘代替。
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的内容也很多。例如,噪音是妨碍人体健康的大敌。风水说以为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因为那里人员杂沓,使人烦躁,甚至会引起失眠等症状。所以中国园林建造讲究选清幽之所,造清幽之景。又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了坐北朝南进行采光。大门前不可种大树、独树和空心树、瘦结如瘤之树、藤萝纠缠之树等,以免阻挡阳光。
《相宅经簒》中,它主张宅周植树,东种桃柳(益马)、西种栀榆、南种梅枣(益牛),北种柰杏;还有青松郁郁竹漪漪,色光容容好住基之说,提倡种松竹。上述貌似迷信荒诞的说法,却颇符合科学,它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规定栽种方向,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又满足了改善宅旁小气候观赏的要求。
总结:风水是一种古老的山水之术,发展历史悠久、涵盖内容广泛、理论基础雄厚。它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不仅对古代的园林设计有着指导作用,甚至对今天的建筑设计和室内布局也有着重要意义。
从根本上说,中国园林的设计,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虽然我们承认,几千年来,原本朴素的风水学,掺杂进去许多非科学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也不能否认风水对于我们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俞孔坚在《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一书中,称风水学说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编写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也指出,中国风水学是一门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