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价思维的影响下,低价成为了建筑行业竞争的有力武器,但低价中标之后,建筑企业面临着利润和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要保证质量就必须增加投资。于是,一些企业在工程施工中通过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变更来确保有利可图。这些通过变更原有方案来增加投资的做法在业界被称作二次经营。但是,不是所有的二次经营行为都能够得到投资方的支持。于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就随之出现了。
高于中标价不一定是高价结算
在通常情况下,工程结算价格比中标价略微上浮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工程设计中可能会有一定误差。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海婴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高于中标价的结算价都是高价结算,正常的工程变更是合理的现象,会出现工程投资增加的情况。这就涉及到界定高价结算的标准问题。结算价高出中标价多少就可以认定为高价结算呢?
据了解,投资方在招标时一般都会确保中标价低于总投资额,目的在于应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田海婴认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结算价高出了投资预算,抑或是大大高出中标价的,就可以认定为高价结算。当然,如果是投资方突然改变项目方案,造成中标企业的建设成本上升,最终使得结算价大大高于初始投资额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商业贿赂是主因
工程招标中,为何会出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呢?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是有内贼,是里应外合的结果,往往伴随着商业贿赂的阴影。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项目招标,如果公司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或者说根本没有熟人的话通常是不会参与投标的。据悉,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一般投标人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投资方的情况。毕竟低价中标后再谋求高价结算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投资方会不会同意追加投资,工程监理单位会不会提出异议等。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敢轻易冒这种风险的。 田海婴说。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越来越少,工程投资方对工程造价认识不成熟、盲目追求低价也是造成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原因之一。周浩东说。
内地的投资方追求低价是一个很普遍的倾向,有时甚至导致投资方对质量的漠视。举了这样的例子,去年某企业在香港参加一个项目的投标,唱标结束后,该企业的报价最低,但却遭到了投资方的质疑,投资方认为该企业的报价是完不成该项目的。而内地这样的质疑就比较少,价格往往是投资方最关注的。
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
低价中标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报价合理、实力雄厚的企业被排除在了项目的大门之外。这就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田海婴说。而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因为接下来中标企业还得面临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此时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在工程建设中逐渐偷工减料;要么把工程停下来,和投资方重新谈判,争取投资方更多的投入。周浩东表示。
接下来的结算工作同样面临着风险,如果是政府投资的项目,审计、监察部门会对项目投资做重重审查,不符合投资规定的是拿不到钱的。而民间投资的项目恐怕就会遇到更为干脆而直接的两个字不给!这就势必会影响到材料款拔付、人工费支付等一系列问题。
科学细化的工程预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目前的工程招投标市场中,每一个项目都会由工程咨询公司给出一个拦标价,拦标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低价恶意竞争,但它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应当在工程招标前完成工程的前期设计和深化设计工作,给出尽可能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并根据工程量清单做出合理的预算。在招标过程中再结合技术标就可以实现让施工能力强、技术过硬、价格合理的企业中标。为什么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做出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工程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就做不出来呢?田海婴认为这是难以理解的。
不过,周浩东对通过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来解决低价中标却并不乐观。他认为解决低价中标是一个系统工程,和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要解决这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社会整体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很多投资方更关注投资额,希望可以少花钱多办事,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只有靠人们意识的转变。等到我们的工程投资方在关注价格的同时,也在关注质量、成本等等因素的时候,也许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