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投标人说投标,值得一看!

投标在单位的地位

首先,在任何设计单位的商业运作上,投标都不会是主营项目。

投标的价值

保底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再肥也就是保你个底,也就是说发展商很担心你,怕你忙里忙外最后连自己的底都不保,所以他给你保底,钱一定不多,因为就是个底,仅仅略表心意。真说不出是仁慈还是阴险。所以任何一个正常运作的设计单位,都不会依靠这个底来谋生。

什么样的人做投标?

问题来了,一个不挣钱的项目由谁来做?除非项目很吸引人或是很重要,否则一定不是生产骨干更不会是大师来做。即使大师出现,也一定是挂名的。一般都是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体力好,能熬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设计单位也乐得训练一下新人。

设想一下,在一个一般的设计单位中,一个正常的设计骨干已经娶妻生子,在单位中多半还会担任部分行政工作。这种人如果深入负责地参与项目,一年也就三五个、几十万平方米。如果再参与投标,估计脑力、体力都已经不济了。更何况这种人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何来闲心以投标为乐呢?

设计投标=模型和表现图投标?

早在几年前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投标不如称其为模型和表现图投标。

如果有几家单位肯冒着底都不保的危险做设计,当然会使出吃奶的劲。这其中,表现就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了。

一般的透视还不成,最其码得是个夜景;树一定得是一水的椰子树,高大威猛的那种;裙房一定是花岗或是大理,雕花的那种;群众不能全是华人,一定得有几个鬼佬,西装笔挺,指手画脚;天空还得有几个气球,挂满了广告,特商业,特气氛,近处拐角还得有个星巴克;不管是高架还是高速,道边一定得有咖啡座,阳伞下全是俊男美女;水面得大,特清,底下有鱼,上面有天鹅,不能是鸭子;街上全是跑车,最差也是奔驰,绝对不能有卡车和自行车;天空一定特蓝,**朵朵,最好再有几只自由翱翔的鸽子

还有模型,现在的领导基本不看黑白图,透视也就过过眼,最爱看的就是模型。但千万不能真实表现,那叫没品味;可也不能太抽象,领导看不懂,最流行的是木头。体量关系不重要,环境最重要,最好可以把底盘放大1.2倍,多种树,多放水;一定得有灯光,便于领导向他的领导汇报一个投标,说它三分设计、七分表现一点都不为过。

概念怪胎

国内地产界中概念绝对是一个怪胎。从来没听说哪个楼盘因为概念而好卖,即使想找一个能够把概念从投标到建成贯穿始终的楼盘也很难,可是,概念很重要。

如果实在没辙,以下供参考:项目一定要环保,特绿色;商业一定特繁荣,人满为患;一定要把以人为本四个字用七遍以上;不管什么条件,地下的冷水、热水全用上;住宅一定不能装空调,光靠设计就能四季如春;办公楼全是幕墙,八层皮,自己呼吸,特舒服;不管多大的楼,肯定能看到五百公里外的那座山和城市那头的湖,这叫景观房。

试想,这种投标,一个务实的、理性的建筑师必是回避的。

关于评委

不知道发展商怎么想,反正对现在大多数投标中所谓之评委的权威性和公证性表示怀疑。别人不敢说,自己就做过多次评委。人家把你请来,当真专家似的供着,好吃好喝招待着,临走还有红包,自然要识相一些。

首先要看招标是谁举办的,如果是政府,那一定要先摸清局长的意向;如果是开发商,那一定要先了解董事长的意思,不能给人家添乱;如果实在不明就里,又要先发言,那一定要先从城市谈起,然后是文化,还可以涉猎一些建筑语言和空间情感的话题。

总之,一定要不知所云,云山雾罩,指东打西,顾左右而言他,结论还是要留给领导来下的。至于有些老专家,已经歇业十几年,靠开评审会过活,我想组织者们自有评价,不用多言。

如果只是为了找一个好的设计师,投标还有意义否?

其实,建筑师也是靠画图过活的人,谁都不想冒不必要的风险。作为开发商,无非是想借助投标寻得一个好的设计师。在现今的社会,谁和谁都能拉得上关系,否则怎么叫信息社会。如果要想打听一个设计师的水平,绝对不止投标一条道。先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没有哪个建筑师不掏心挖肺、当亲爹亲妈一样地对待业主,何必走到与同行刀枪相见,蒙混业主这一步呢?

工程投标,工程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