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规范网知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数据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数据管理问题

 一、建立企业财务状况和工程施工成本申报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业主有必要及时掌握承包商的财务状况,掌握承包商的工程施工成本水平及控制能力。今后,在放开外资、国内私人投资建设工程的同时,对政府和国有企事业投资建设的工程,对关系公共利益的工程,要加强承包商的分级分类管理。不同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的工程,允许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包商参加投标。同时,对不同资质等级的承包商,要求其定期报送不同时间段的企业财务报表。这些承包商的企业财务报表,还必须经过有资格的审计机构审核确认。财务状况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承包商,不能进入政府工程的承包商名单。

为了全面掌握承包商的财务状况,在工程招标时,对承包商提交的所有未完工程清单应严格审查,不论是总承包商还是分包商,不论是政府工程还是其他业主的工程。每个未完工程的价值、后续资金的需求量和剩余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组织管理情况,均应提交有董事会签发并对此负责的声明书,并且要有全面、翔实、可靠的证明材料,进行必要的个案抽查。

一般来说,要了解承包商类似工程的施工成本水平,及其当前的施工成本控制能力,仅仅靠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不够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特别是施工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起步阶段,针对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持续不规范的现实情况,建立工程施工成本定期审报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工程施工成本报表与同一时间段的企业财务报表,对照起来可以相互印证,一方面,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与成本了解的更真实、更全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考察工程施工成本的形成状况,为合理制定施工招标标底,恰当地评价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提供依据。同时,及时分析工程施工成本报表,还有利于在建工程的实时监管。

二、完善建筑市场及相关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各种建筑材料采购供应方式,而且正在迅速改变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全行业的企业构成,正在迅速改变工程施工的组织体制,正在迅速改变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和半成品的购置、保管以及成本核算形式。工程成本价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工程费用组成的。当前,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建筑市场及相关市场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让构成工程成本的基础价格透明化、合理化。

目前,在不少的地区,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基本上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分包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相互之间无序竞争等等,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没有建立多层次的建筑市场体系,就不能顺利进行建筑业的行业结构调整,也无法确切地、全面地掌握构成工程成本的基础价格,更不可能有效地把握工程成本价格的真实性、合理性。2001年4月18日,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把建筑施工企业划分为总承包企业、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这个规定顺应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需要,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工程分包、劳务分包行为,发展和完善工程分包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法规依据。工程分包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要与工程总承包市场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通过交易行为的公开透明,促进交易价格的公开透明,为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作用,引导和规范工程造价合理形成创造条件。

施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旧制度,限制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周转材料租赁业务,成了生产要素市场中目前发展相对滞后的一部分。随着新规定的出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行业构成,将会向集约化、多层化、专业化的方向加快变革,也将给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周转材料租赁开辟广阔的市场。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中,重点要加强引导、推进有形市场建设。在推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周转材料租赁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工程半成品生产的社会化工程,发展状况比较起来相对快一些,但在相应的管理上还有待加强。一但这方面的管理跟上来,其生产的集约程度、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在工程中所占的比重,都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而纳入有形市场进行交易,则是加强这方面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强化和改善建材市场价格信息工作,夯实施工成本价格管理的基础

建材市场价格信息工作,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做了十多年的时间,但还不适应施工成本价格管理的需要。当初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配合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这是主要的问题所在。但是,总体水平并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成果,借助于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有利条件,把建材市场价格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利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正在成为生产厂家、经销企业的重要选择。为顺应互联网付费访问营运方式的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当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价格信息的二转手,向购销双方意见沟通、市场协调的二传手转变,目前,可以套用网吧的模式,在互联网上发布建材需求信息搜索建材市场的价格信息,既可以推广从网上获取、发布信息的快捷方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对建设单位(招标机构、监理单位、其它工程咨询机构),网吧可以实行俱乐部制;对生产厂家、经销企业,网吧可以按销售额提成收费。

其次,要改变发布建材市场价格信息的单一信息服务方式,把重点放在提供咨询的信息服务方式上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材料有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供应价格等等,采用统一的定价模式,采用额定的加价幅度,价格形成途径非常透明、单调。现在不同了,不同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同的厂家品牌、不同的进货渠道、不同的售后服务,甚至不同的等,采用统一的定价模式,采用额定的加价幅度,价格形成途径非常透明、单调。现在不同了,不同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同的厂家品牌、不同的进货渠道、不同的售后服务,甚至不同的客户信誉、不同的交易量、不同的付款方式,都是双方商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所涉及的材料品种达几万、几十万种之多,沟通供销双方,让工程建设管理者了解市场、增进互相理解,将是建材市场价格信息工作日益扩大、大有作为的领域。

最后,要尽快改变由政府机构包办建材市场价格信息的工作的局面。政府机构主要是在管好政府工程的同时,对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提高专业化、网络化水平,让信息更及时、更准确、更权威,应当是正处于是发展中的工程造价行业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政府一家包办改为全行业共同来做,从行政手段推动改为专业人士操作、全行业共同管理,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四、提高招标评委的专业素质

改进评标定标工作工程施工招标代理制度的推行,进一步明确了评委在评标定标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专业分工过细、岗位管理僵化的历史原因,目前评委自身素质很难改进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是要提高评委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工程招标这一关系自身重大经济利益的活动中,建设双方都力图借助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对工程建设法规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评委大多局限于一般性了解的水平上,这种状况应当尽快得到改变;二是要提高评委的综合业务素质,改善专业知识结构,招宽知识面。搞专业设计的,不仅要了解相关的设计专业,还要懂施工、懂经济、懂造价;搞造价的,不仅要懂经济,还要懂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了解工程构造、设计原理;三是提高评委的组织协调能力。评委的工作是群体性的工作,需要密切地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不断地统一认识、协调立场,从千差万别中权衡利弊,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范下找到最合适的中标人。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评委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艺术。同时,要提高评委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保持洁身自好、公正执业。

在招标工作中,按照国际惯例,评委作为专业人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委管理制度、监督制约机制,包括人选条件、出场办法和工作待遇等,还有道德规范、执业准则和业绩评价标准以及淘汰办法;另一方面,要提高评委的专业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包括评委的职责范围,评委意见在评标定标办法中的比重,特殊情况下的否定权,等等。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起步阶段,评委有了正确的市场定位,树立了适当的专业权威,将会推动这项工作尽快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五、构建政府工程新的造价管理模式,推进造价管理新体制的建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工程,政府部门及其专业管理机构的办公设施和公职人员的公寓,一般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或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政府工程在全社会投资规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方面它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大、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长,是相当一部分政府工程突出的特点,另一方面它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往往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热点,人们要求的更严格,因此政府工程也就具有更大的示范效应。因此,构建政府工程新的造价管理模式,是我国建立工程造价管理新体制的重要环节。

统建统管,应当是新模式的首要选择。政府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实行统一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地安排现实需求和资源储备,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实行统一管理,可以实现精兵简政,提高建设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迅速地积累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机构的运作效率。统建统管,还便于对政府工程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监督,降低监督的成本。

专业化、系统化,应当是新模式的鲜明特色。工程成本价格的形式及其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成本价格管理工作专业性很强,与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等工程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管理的专业化、系统性,造价管理人员有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方面的良好素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政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必将有效地提高工程成本价格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高政府工程的投资效益。突出专业化、系统性,还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

项目业主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新模式的核心。造价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定位于管理政府工程,有利于深入了解和全面积累类似工程的成本价格资料,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进工程导清单招标方式的顺利实施。项目业主的角色定位,以平等法律主体的地位开展工作,可以深入地了解工程成本价格形成过程,掌握实际的价格水平、相应的市场条件和有效的控制措施。管住、管好政府工程,将为其他业主树立成功的示范,为制定必要的市场运行规则提供经验,为指导行业协会的工作提供恰当的切人点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成功三大因素依次为:人、数据、技术,也许有些人不完全认同,但是数据的重要性是大家不可否认的。

1.数据管理的组织机构的建立为了更好的进行软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应该从组织机构角度来做考虑,建立单独的组织机构来管理数据相关工作,或者在实施小组里面专人总负责。

软件开发商和客户核心的业务骨干一起制定数据规范,客户提供符合规范的业务数据,只有符合规范的数据才能进入系统。

2.数据管理的原则强调客户和软件开发商的2方项目组成员做到不能有我以为的思想,一旦有如此思想,很容易陷入闭门造车,项目需求很容易走样,因为客户所有的客户,也是在我以为。项目组要想做到控制住需求,一定要抛开自己的设想。所以任何一个项目组成员,第一句话就告诉他,不要有我以为的想法。把我以为变成客户认为(最好是客户和软件提供商一致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3.数据入口的单一性同一数据必须一次、一处进入系统,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和入口的单一性。管理控制一体化是系统的目的,如果一个数据在多个地方存储,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4.数据副本管理/数据版本管理虽然上面提到了数据存储的单一性,但是有些时候也需要存储副本数据。存储这些副本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使用数据副本的地方不受到数据源的变化的影响。

例如:数据1在业务A进入系统,业务B使用到了数据1,但是为了避免在业务B使用了数据1后,业务A又把数据1的修改影响到业务B,那就需要业务B在使用数据1时候保存副本。

比如:城市拆迁资源计划系统的拆迁合同在使用房源业务录入的房源房屋面积信息时,就使用了副本机制,在合同使用房屋面积时候,把面积信息存储下来,当合同构筑完成时候,如果相应的房屋面积信息发生了变动,就用另外的业务来处理这个数据变动的相应处理(比如,使用房源的差价款合同来处理)。

有朋友建议用配置管理系统,把数据版本机制引入了业务数据里面。做过J2EE的项目,都知道很多地方可以通过配置来进行管理。其实这个思想延伸到数据库模型的设计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业务数据的配置管理的思想的使用。

我们其实也有是用这个思想,但是主要体现在在基于数据表级别上用数据级别+历史编号来识别有效的数据。1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个员工的姓名原来是aa,后来改委bb,可以通过历史编号找到原来的信息是bb通过数据级别识别现在的有效数据是aa,我们把数据版本控制更多的是采用数据级别加历史编号另外还加上了一个生效日期,截止日期这2个时间戳另外,实际软件系统的历史业务数据进入系统就比较烦,可能需要使用版本管理机制来处理才行得通。

5.建立数据等级制度软件项目实施中业务规则经常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业务规则加强,很多数据数据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无法入机;如果放宽控制,很多垃圾数据就进入了,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对于软件系统,垃圾数据进去,肯定是垃圾数据出来,统计查询结果肯定是这样的。

可以建立数据的等级制度,制定数据进入系统的最低要求。达到最低要求才能进入系统,比如:

业务A,需要数据a1,数据a2,,数据a3,数据4.我们可以制定进入系统的关于业务A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数据a1,a2才可以进入系统(也就是最低要求),如果提供的业务数据同时有数据a1,数据a2,,数据a3,那就是更高一级的数据(第二级数据),如果业务数据在满足第二级数据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4,那就是第三级数据。

如果用过J2EE平台的同行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这实际上就是JMS基于主题的消息管理思想用于软件系统一个具体例子而已,这里不过是强调的是用于管理数据的信任等级而已。

其实很多软件项目开始制定的的数据规范,一般到后来都执行不下去,主要是太理想化了,也许只有到系统真正用起来了,系统数据的信任等级才能上去。所以我觉得应该在系统开始时候就把数据分等级,不同的等级,业务给与适当不同的处理,这样也便于后期的业务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或者数据挖掘。

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将数据可以信任的程度进行分类;而一般的软件系统是把数据定义为两类,可以进入系统,不可以进入系统;我在这里设想的是,从数据可以信任的角度出发,分成多种类别,使用了一个小数来描述信任程度,而不是一个二值逻辑变量来描述;这样从建立软件系统整体模型的时候,把数据信任管理纳入考虑之内,在进一步作业务分析,决策支持或者数据挖掘时候是比较有好处的;当然进一步延伸可能就需要从OLTP/OLAP混合建模来考虑,不过真要到那个高度,可能项目范围就扩大了很多,具体怎样操作,还要看项目具体情形。

当然,在软件项目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很可能用户会乱用这个数据信任程度的概念,我个人的建议是在项目实施中如果可能的话,优先进入信任等级高的数据,然后才是信任程度低的数据;当然也可以从人员来角度作为切入点,信任等级越低的数据,进入系统就需要的业务更熟悉的人员来操作录入,而且经过的业务处理步骤就越多。一句话,数据信任程度越低,就应该受到的审查/检察越多。

6.数据来源管理在现实中稍微规模大一点的软件系统涉及到的组织机构都是比较大的,有很多还可能是松散的组织管理模式。在这类组织机构中,同样的业务数据可能很多部门都会是数据录入点和数据分析点,为此可以从数据采集/来源角度来描述数据本身。

从当前项目利益来说,数据来源管理方便数据查询分类,长期来说可以建立起数据信任等级。

对于数据来源的识别,一般需要有特定信息来记录数据的来源,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当然分支机构较多的公司企业政府,也应该这样来管理。

事实上,数据来源管理是数据信任管理的进一步延伸,是数据信任管理的前置条件。一个数据,可以是来自于A部门的也可能是来自于B部门的。为了方便统计查询和数据信任管理的加强,应该记录下数据的来源地。

具体操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数据录入人员的工作人员编号,知道了数据录入人员的编号,就知道数据的来源地。

当然,实际工作种存在人员调动,替操作(1个人用另外一个人的身份进入系统数录入),这些都有可能需要考虑到,否则可能造成数据来源管理失效。

2)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记录数据录入的部门编号。

这种方式弊端就是不能记录下数据的具体操作人员。

其它说明:如果系统中引入了工作流产品,数据来源这部分工作可以由工作流来担任。具体例子:在现实的软件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个主数据库/数据中心,若干分数据库/数据中心,系统在每过一定时间进行数据上传/下载,为了进行数据合并和控制数据的修改,应该每个分数据中心只能处理修改自己的数据,可以查询总数据中心/其他分数据中心的数据。如果没有引入数据来源管理(数据属地管理)和数据版本的控制机制,不知道系统在作数据中心合并会怎样子?

7.数据项的分类编码数据项的分类编码,实际上是数据项来源管理的一个具体延伸。数据项编码的目的就是更快更好的识别数据代表的业务意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ERP中的BOM表(基本物料清单)。

数据项的分类编码,不只是在系统模型建立上有指导意义,在进入系统的业务数据的规范化同样有指导意义。

数据项的业务编码和系统编码分离。业务编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识别业务数据的需要,很难保证业务数据的唯一性要求。而且业务编码可能会发生变动,有些单位的总体规划从调研到讨论制订、到项目审批通过,再到最终实施,常常几年过去了,需求发生变化,这种编码规则不发生变动几乎不可能。2000年我参与的一个企业软件系统,就一个产品编码规则2个月就发生了5次变动。从更长的时间范围内来说,应该考虑数据产生时期问题,不同时间阶段产生的业务数据,使用的业务规则不一样,数据编码这个层次很多时候很难识别数据当时的业务环境。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业务数据表的primarykey系统应该是系统定义的,而数据项的业务编码只能作为索引或者备用键使用,这样就减少了数据业务编码规则的变动对系统影响减少到更小的程度。

8.算法的版本化本来我打算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谈一下业务流程的管理设置问题,不过,现在工作流思想深入人心,我也就跳过了。我打算从数据的核心业务处理,算法处理角度来阐述。

其实在现实中的软件项目中,大家提到的较多的BPR,工作流这些东西,但是很少提到算法这个单词。当然,不可否认,很多软件项目,特别是电子政务/OA的业务主要是体现在流程/文件上,算法这部分比较简单(当然,我这样说,有人可能不认可,暂且就不争论它了),就没有必要去强调算法的重要性了。

为了避免垃圾数据进入系统,垃圾数据出来,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对于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信任等级划分,数据来源的分类;但是对于系统出口,为了避免出现垃圾数据,需要在数据处理阶段,也要进行分类处理,这里就引入了算法的版本化,来适应不同的数据/业务需要。

在实际项目中,可能不同信任等级的数据,采用不同的算法去处理数据,这样才使得数据的处理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实际需要。

从需求变更的角度出发,软件开发商可以先实现一些数据信任程度低的算法,然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现更高一级数据等级的算法。在现实软件项目,数据信任等级低的采用的算法也会简单一些,由于需求变更,增加了新的数据信任等级更高的数据,这时候可以考虑暂时采用低等级的算法进行处理,然后再结合人工干预,达到数据处理的要求。大家都明白一点,算法复杂,测试的难度就大,但是使用这些更高等级的算法的几率是很少的,处于成本的原因可以把这些算法的实现滞后。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放弃高等级的算法,一些根据项目实际情形需要来操作。

数据根据信任程度分成等级,呵呵,这就是所谓工厂方法模式嘛,算法也分成等级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模板方法模式。

数据在处理后,应该记录下被使用的算法版本,这样才便于以后统计查询分析或者数据挖掘之类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一个商品交易中,一个商品可能被购买的价格是正常价格,节假日优惠价,会员优惠价,在交易流水账中,应该记录下交易时候是采用的那个价格类型,原始价格多少,实际购买价格多少。记录下原始价格,是因为,商品的原始价格本身可能是变化的。

再以拆迁资源计划系统为例,房屋补偿的价格价格可能是来自于管理参数,也可能是来自于申请,实际到底是来自于哪个,算法应该记录下来。

9.业务规则使用的版本化前面已经提到了数据录入的版本化,还有算法的版本化,也就是计算结果的版本化。但是还没有谈到一点,到底啥时间该采用哪个版本算法。

在J2EE项目中,一般是采用配置文件的方式来控制版本。从配置管理角度的来说,一切都根据配置文件来决定使用哪个版本的数据录入的分级(数据信任程度分级),然后根据配置文件决定数据处理使用的算法版本。

其实在J2EE项目中,可以采用类似apachecommons-validator这样的包,来进行数据录入的信任等级建立。

前面都已经提到了从工厂方法模式的角度来建立数据信任等级制度,但是并没有解决到底啥时间采用哪个方法处理数据。也许有人建议,采用工厂方法模式的思想,把数据当成产品,把算法当成工厂,来处理(注意:不是制造)数据。这个想法也许能够满足一些系统的需要,但是更多时候是失效。

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把算法的分配使用当成为一个业务管理策略来管理,通过单独的业务模块去设置业务的算法管理策略,可以把这些策略保存为配置文件或者直接保存到数据表;在J2EE项目中,常用的方式使用XML的格式保存为配置文件,但是如果这个策略比较复杂的时候建议还是保存到数据表。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数据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