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理念促重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本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广元市,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处于工业化初期等实际,广元市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当前利益和长远战略,选择将低碳经济作为全市发展路径。

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说:我到东部沿海一个地级市考察时,当地政府负责人告诉我,该市近几年用在污染治理上的资金达150多亿元。这件事让我非常震惊,这岂不是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又化为乌有了吗?广元作为后发地区,未来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顺应国际趋势,就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罗强认为,后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更有优势。首先,农业比重大,生态条件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6%;其次,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产业向低碳经济调整和转型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第三,天然气、地热、风能、水电资源丰富,农村沼气发展快,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潜力大。

为此,广元市成立了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关于推广清洁能源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对低碳重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安排部署和政策框架设计,突出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碳市场交易等四大重点领域,建立了宏观指导、技术创新、项目生成、政策激励、协调保障等五大机制,力争到2015年初步将广元建成低碳经济发展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

蒋尉是中国社科院博士,2008年7月随博士服务团来到广元支援灾区重建,现挂职广元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副主任,负责低碳重建的规划编制及技术引进等工作。她告诉记者,广元特别重视引智,有一批国内外专家为其作人才和技术支撑。例如,《广元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就是利用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的25万美元,委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实施的。

广元市科技局局长郭俊告诉记者,在规划编制的同时,广元将低碳重建切实付诸行动,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方面实现低碳化,同时以创建森林城市,构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增加碳汇。例如,全市正在对35家规模以上燃煤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工程,目前已有10余家完成技改,而整个技改完成以后,每年可少排二氧化碳130多万吨。

据广元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尚华介绍,全市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大企业在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在工业、公用和民用等领域实施气化全广元战略,并优先发展民用燃气。汶川地震至今,全市新增民用燃气1.2万户,气化率从去年的53%提高到目前的63%。在农村则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在2015年前新建户用沼气池20万口,占宜建农户的8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燃料沼气化。

在广元经济开发区,中钢集团四川炭素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伯涛告诉记者,炭素行业本身属于高能耗产业,但是2008年以来我们通过装备改造、技术创新、煤改气等措施,一年可少排二氧化碳3.7万多吨。另外,我们在所有的新建车间留有采光带,每年可节省电费7万多元;厂区内建有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运行净循环系统和浊循环系统,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广元市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大力开展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活动,使低碳发展意识深入人心。在创建低碳社区的利州区上河街社区,鑫缘小区居民卢庆平说:原来我家没有节能灯,电视、空调等电器关闭后插销也不拔,现在不仅全部换成节能灯,还养成不用电器时拔插销的习惯;我家的淘米洗菜水和洗衣水会倒在两个大桶内,前面的用来浇花,用不了的和洗衣水一起冲厕所每个月算下来,光水电费就要少支出80多元。广元市在碳交易方面也已有所收获。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杨敏说,剑阁县14个乡镇实施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是与美国环保协会签订的合作项目,交易额度为5万吨二氧化碳、金额25万美元,资金以补助的形式发放给4.8万余户农户。另外,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合作的苍溪县东河流域小水电开发碳交易项目,也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收入700余万欧元。

低碳理念促重建, 走可持续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