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进行施工测量复核的方法有哪些

1、施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测量主要分两大部分:

一是开工前要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整体进行地面定位(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测定建筑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及标高,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测量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建筑物和构筑物定位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区域规划的正确实施。一旦定位测量出现偏差,如发现得早可进行返工,将会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如发现晚,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轻则影响建筑物本身或整个小区的美观,重则影响建筑物及室外设施的使用功能,有的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为施工提供依据。测量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各部分构造位置和尺寸的精确性,对于结构构件而言,位置和尺寸的偏差,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对于商品住宅而言,房屋空间尺寸的偏差将直接影响房屋的销售。建筑工程的验收规范中对建筑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构造尺寸及位置规定了允许偏差,偏差过大将造成房屋验收不合格。大量的施工案例告诉我们,施工测量的投入占整个工程的比例甚微,但施工测量一旦出现问题对工程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

2、工程测量发展现状及目前施工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较快,在20世纪被广泛使用的以经纬仪、钢尺、水准仪等测量仪器为依托的传统测量方法已逐步淘汰。随着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本世纪初GPS卫星定位仪器、光电测距仪、数码经纬仪、激光准直仪及数字化全站仪等新型测量仪器已被广泛应用。随着一大批新型测量仪器的出现,工程测量的方法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变革。其主要特点是:过去的平面位置测量多采用测角、测距的几何测量方法,而新型的测量仪器实现了测量数字化,即用大地坐标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在设计领域,由于计算机制图的广泛应用,在建筑总平面图设计中,一旦建筑区域内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设计完成后,建筑物定位特征点的坐标,根据电脑中设定的大地坐标系统很容易确定。因此实现测量数字化,在设计阶段很容易实现。

在施工阶段实现测量数字化,相对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是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二是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需要时间,且更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目前在施工领域,测量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差别较大。在市政工程领域普及较快,在道路、桥梁及大型管线等工程施工中,GPS定位仪和全站仪被广泛应用。施工企业及监理单位都有专职的测量技术人员,他们已基本掌握了新的测量技术。但在建筑工程领域,相对而言测量新技术推广较慢,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进行仪器更新换代。测量人员对测量新技术掌握甚少。监理单位大部分没有专门的测量专业人员,监管人员普遍测量专业水平较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目前测量工作的现状是建筑物的初始定位多委托专业测量部门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还是使用传统的经纬仪、水准仪来完成。由于仪器落后,人员素质低且环节增加,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测量工作不到位,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设计图纸给定的坐标有误

由于总平面图进行变更或分期建设的工程,同一区域有几版总平面图。前后出图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有差异,不同建筑用不同的版本进行定位,结果出现建筑物相对位置出现偏差。

在某工程施工时,曾出现过这类问题。造成建筑物间距与设计不符,室外管线走向被迫进行调整。

2.2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点有误

建设单位给定的建筑区域的原始控制点有偏差。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开工时的控制点在施工中丢失或破坏,又重新进行补测:二是房屋建筑工程和室外配套工程给定的控制点不统一,造成建筑区域内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相对位置出现偏差。

2.3测量坐标计算有误

用全站仪定位时有些定位点施工图上没有给定坐标值,需要根据图上的相应尺寸通过计算取得,计算是否正确将影响到定位的准确。因此要求计算不能出任何错误。在天津开发区某桥梁工程桩基定位时曾发现施工单位坐标计算有误(监理审核时进行了更正)。

2.4定位控制点引出精度有误或管理不善

施工单位委托专业测量部门测定的建筑物定位点多在工程开槽后即被破坏。因此控制点的引出和引出点的保护尤为重要。引出时要保证点位精度。并能长期保存。否则一旦破坏,恢复起来相当困难。某别墅工程因开槽时正值雨季,引出控制桩产生偏移,造成部分建筑的整体位置的偏移。

2.5GPS卫星定位,测定的点位相对误差超限

用GPS定位后,对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应进行复核,如有偏差(超过允许误差)应进行平差调整点位。GPS定位绝对精度较高(由于是直接利用卫星引测,系统误差小),但由于GPS定位仪器的不同,采用的定位方法不同,有的定位点之间相对精度较低,因此在同一建筑物中如控制点位之间距离,角度有偏差,应进行适当调整。在空港保税区道路工程施工时用GPS测定的道路控制点相对误差较大。

2.6测量仪器自身缺陷使测量结果有误

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鉴定,每次重要的定位工作前还应先对测量仪器自检,测量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注意仪器的异常现象。如自动安平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数码经纬仪仪器失灵不易察觉,会使测量结果出问题。

2.7测量方法选择不当,造成成果误差偏大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结果精度不同。如用全站仪定位时,定向边应尽量选择长一些,建筑物较小时,安置仪器对中精度要求要严些,用水准仪引测标高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离相等,在确定测量方案时除了确定测量方法外,同时考虑测量成果校核的方法。

3、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

3.1开工前应对测量人员的上岗资格及使用仪器鉴定证书进行审查

审查时要注意年检情况及有效期。除资料齐全外,重点应检查资料上的上岗人员,仪器设备与实际到场的人与仪器是否相符。

3.2测量方案的审查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1)使用的仪器能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2)建筑区域内测量控制点的布置是否合理并便于保护。

(3)测量的定位点是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4)测量程序和方法是否合理。

(5)有无测量成果校核措施,方法是否有效。

3.3图纸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

(1)图纸与现状是否相符。

(2)同一专业全套图纸中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标注是否一致。

(3)不同专业如建筑施工图、配套道路、管线施工测量图及室外景观图的坐标及高程系统是否一致。

3.4现场测量控制点交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1)为了校核和控制点破坏后便于恢复,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两个,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三个。

(2)测量控制点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便于保护,且点位保护措施完善,不易发生沉降和位移。

(3)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施工单位对点位进行复核,精度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4)有书面的交桩手续,相关各方在交桩图上签字。

(5)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做好保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核查。

3.5施工单位自行引测的水准点及平面控制点的审核、核验

(1)控制点的位置,间距及测量精度应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相应的测量规范。

(2)控制点引测完成后,将全部资料(内业、外业)报监理审核,监理人员应在审查资料的基础上,对部分控制点进行外业抽查,确认无误后批准施工单位可使用此批控制点作为建筑物放线的依据。

(3)施工单位应对控制点妥善保管,并对点位定期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

3.6建筑物、构筑物定位测量的检查及复核

(1)内业资料检查包括:测量方案、测量计算书、原始测量记录、测量复核记录、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

(2)外业实测抽查:

①检查数量为测量定点位个数的20%为宜;

②点位选择的重点为房屋的转角点,道路管线的轴线折点等建筑物、构筑物的主要特征点;

③检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原位复测法,即将仪器安置在原施工测量时的测站点上,用原施工定位的方法再重复一次操作,检查测定的点位是否与原点位重合或偏差小于允许值,也可以用全站仪实测一下施工定位点的坐标,检查与图纸上的设计值是否相符或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第二种是相对位置法,即通过图纸或计算求得施工定位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理论值,再用钢尺或测距仪(全站仪)进行实测,测得实际值进行比较。

3.7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监督及成果的复查

施工过程中抄平放线的内容很多,一般先是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查,填写相应表格,报监理审查后,在监理监督下再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质量评定,并出具监理意见。检查的依据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验收规范。

3.8大型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大型机电设备现场安装测量工作的监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构件几何尺寸的检查;

(2)构件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及空间位置的准确度检查;

(3)机电设备的位置、水平度。构件、设备安装精度的监查依据是相关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所有额偏差应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内。

3.9竣工图的核查

大型工程竣工验收时要进行一次竣工测量,并将结果绘制成竣工图。监理人员应对竣工测量全过程和竣工图的绘制进行监控,并在竣工图上签字,予以确认。

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技术性强,监理人员除应具备一定的测量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实际的测量操作技能。市政建设领域之外以测量质量控制做得较好,主要是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对测量工作的重视,比如市政工程在监理招标时大都要求监理单位配置专职的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市政施工企业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控制也较严格。作为监理企业应认识测量监理的重要性,在我市测量监理做得较好的某监理公司,舍得花大价钱购置进口的测量仪器,并聘请专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使该公司人员测量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

施工测量复核,监理复核,复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