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路公式
串联电路特点: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并联电路特点: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电路计算公式:
电压:用U表示,单位伏特;
电流:用I表示,单位安培;
功率:用P表示,单位瓦特;
电流=功率/电压I=P/U。
功率==电压乘以电流
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
功率==电阻乘以电流的平方
电压==电阻乘以电流
电流==功率除以电压
电流==电压除以电阻
电阻==电压除以电流
I=P/U
P=IxU
二,电功率计算公式
1、在纯直流电路中:
P=UI P=I2R P=U2/R
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 R---电阻()。
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
P=UIcos
式中:cos---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电阻性负载,其 cos =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 ,不论负载的连接是哪种形式,对称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都是: P=3UIcos
式中:U、I---分别为线电压、线电流。 cos ---功率因数,若为三相阻性负载,如三相电炉, cos=1 则P=3U。
三,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A(微安)
四,电功电功率部分
1,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3,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4,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5,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6,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7,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