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施工技术

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养护的作用

1、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其产生表面裂缝。

2、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保湿养护的作用

1、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2、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为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和降温的变化规律,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

(1)测温点的布置。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一般500~800mm;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一般2.5~5m。

(2)测温制度。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由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3)测温工具的选用。为及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随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宜采用热电偶或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施工技术

一、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用材料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优先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水泥;

2、细骨料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3;

3、釆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选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

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 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还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遵循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原则;

2、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大于160mm;

3、拌合水用量不大于170kg/m;

4、粉煤灰掺量应适当增加,但不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0%,2种掺和料的总量不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

5、水胶比不大于0.55。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板和支架系统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2、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按照规范进行;

4、施工阶段温控指标和技术措施的确定;

5、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

6、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7、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8、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9、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10、应急保障措施;

11、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测温作业管理制度;

12、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进行试算,预测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升峰值,芯部与表层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 制订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对首个浇筑体应进行工艺试验,对初期施工的结构体进行重点温度监测。

五、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高于 28℃。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不大于45℃;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釆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均匀分段、分层浇筑;

3、当釆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当釆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大于300mm;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釆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设置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釆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六、大体积混凝土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还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七、大体积混凝土应适当延迟拆模时间,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一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根据温控要求确定。

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雨雪天气等时,须釆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质量。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