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施工配合
(1)施工过程中对所有分项设计专业进行统一协调,促使各分项专业交圈,以免造成衔接偏差,导致返工。
(2)综合考虑施工方案,谨慎采取设计变更,并根据变更内容组织设计方案论证,从对技术经济性进行统筹安排。
结构布置优化
(1)考虑结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是否合理,平面布置应尽量规则、对称,尽量保证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在同一位置或相差不大,以免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 竖向布置力要求构件上下贯通,控制转换层的使用,降低结构的复杂程度,避免刚度突变,以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2)采取简洁的水平传力路径,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楼面荷载传递至主梁,并以此传递至柱、剪力墙、基础、地基,避免构件受力状态过于复杂。
(3)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从变形协调角度布置地基基础方案,达到三者共同作用于一体的效果。
优化材料选用
(1)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材料,减小柱截面,并可降低结构自重与材料用量,还可控制成本。
(2)内隔墙选择时着重考虑材料是否轻质环保,既可降低结构自重,减少钢筋及混凝土用量。
(3)立面及外饰采用整体装配式,便于安装、更换,还可减少人工成本,且更加安全。
完善隐蔽工程
由于隐蔽工程的特殊性,在工程结算阶段往往不显露在外,若验收时没有完整的现场签证手续,将会影响工程结算。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时检查该项签证是否齐全有效,并以此作为工程量依据,避免双方因此扯皮。
采取限额设计
(1)制订限额设计指标,合理确定数值,依据此进行图纸设计,加强设计过程监督管理及及评估,若超出限额,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并进行修改。
(2)施工图设计阶段采取精细化控制,量化含钢量、标准层混凝土含量、窗地比等参数,做到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