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总体布置
(1)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2)楼板厚度大于150mm时,宜采用上下双层配筋,布置时注意短跨是计算跨度,主受力筋配置在外侧。
(3)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 处可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可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
02、受力筋构造
(1)板厚小于100mm时为6~8mmm;板厚100~150mm时为8~12mm;大于150mm时为12~16mm。
(2)受力筋间距不小于70mm,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倍钢筋直径。
(5)双向板应在纵横方向上均配置受力钢筋。
03、构造筋布置
(1)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2)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
(3)如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
04、箍筋配置
(1)梁箍筋加密区应布置箍筋,一级抗震等级的结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结构,间距不宜大于250mm或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2)梁端第一根箍筋与距框架节点位置边缘应小于50mm。
(3)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应不超过加密区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