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由可以普通,有限制更有出路」
这是一个位于北京西南三环总面积超过23万㎡的办公商业综合体,由于与地铁联系所以已经结合地铁进入了地下室施工阶段,但立面方案设计迟迟无法通过审批,业主也并不满意。
▲ 规划要求的体量
由于这是丽泽商务区第一个建成的综合体项目,所以规划严格控制了项目的长宽高,必须完全满足城市设计不能有任何的变化。当时的方案是一堆玻璃盒子,规划部门的意见主要有二:一、不允许全玻璃幕墙,虚实比例不高于60%,二、必须注重远中近三个层面的观感。还有一个前提:平面不能做调整,否则重新再走一次报规流程。这样就像一个旧改项目一样的难题摆在了面前。
我们的策略是:微整形体现大改变。微整形设计策略集中在三个层面:整体的气质、单体的比例和局部的细节。设计团队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提交了三个方案:
很快,规划部门和业主在方案一上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方案一很好地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建筑师推荐的方案二被否定,方案一确实不是一个一眼美女。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发挥余地的项目:远看三栋塔楼必须条顺,所以比例很重要,虽然是个矮胖子,但得修饰得体;中间距离在高架上看要有虚实的组合关系的到位;到了楼跟前,必须有惊艳的细节。关键词就是:比例、关系、细节。换言之:既然不酷,就必须耐看。后来一想这不是日本建筑么?要在北京实现一个东京一般精致的项目是需要勇气的。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面轮廓控制。在已经完成规划方案审批的前提下,调整方案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满足规划退界和室内平面布置,同时,单层面积不能有1㎡的增减。这是个需要综合判断力的细活。
▲ 远距离看
▲ 中距离看
▲ 近距离看
方案阶段造价确定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方案五花八门最后实施中因为造价的原因面目全非,然后业主抱怨建筑师乱做设计,建筑师抱怨业主乱改方案。在中国很少有一上来就确定造价的(尽管这在国外是最重要的),所以建筑师有义务在方案后和业主就造价达成一致,依据造价来进行后续设计。这也是完成度控制最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时候必须有幕墙顾问的介入,所以都设一般会在设计合同里把幕墙顾问的工作一起签订。
本案在方案大方向确定之后,在方案深化阶段就和幕墙设计顾问团队一起工作。在国内诸多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这个阶段往往幕墙顾问团队是缺失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建筑设计公司完成施工图深度的立面和部分典型墙身图纸的绘制,然后交由幕墙施工单位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一些关键的细节和节点设计往往停留在比较粗浅的方案阶段,而很多只有深入设计才能暴露出来的问题,建筑师因为怕麻烦或者躲责任,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这部分的再设计工作,结果很多效果完全依赖幕墙施工单位的经验和责任心,很多问题只能草草应付了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设计最终会走样,很多建筑的完成度会惨不忍睹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案在方案阶段就把主要单元的幕墙节点进行了推敲,同时主要的材料也进行了挑选,比如石材选择巴西金麻,塔楼型材采用铝型材,裙楼采用不锈钢和超白玻。幕墙顾问不仅完成了单元模块的设计,同时也依据选材提供了预算范围。在单元式和框架式幕墙的选择上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优缺点对比,最后形成一个文件给业主汇报,双方共同商定幕墙形式为塔楼单元式裙楼框架式,并且确定了主要材料和造价范围,这为项目最终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方案阶段主要单元节点的推敲
▲ 方案阶段主要材料的确定
接下来,设计团队开始了类似工匠般的精细化幕墙设计。
塔楼的精细化设计
塔楼设计有几个要点:顶部要有细节,身子要有比例,底部要有近人尺度的精美。另外幕墙单元板块出的交接处理和材料转折也是重点处理的地方。
塔楼的顶部采用型材百叶,背后加装铝板,保证强度的同时提供灯光照明的需求。顶部的金属盖板用型材对石材收边,保证了效果。
▲ 顶部节点图
塔楼的中段采用两层一个单元的竖向体系,凹进去的部分隐藏了开窗,抛光面的石材点缀在亚光面的石材中,形成微妙的视觉差,同时对每个单元的细节进行推敲。
▲ 不同表面的石材组合
在标准段的设计中,外凸窗的设计增加了单元的立体感,但隐框玻璃幕墙的阳角交接对支撑构件要求较高,在尽量减少尺度,保持更大可视角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外观感,我们加长了双层玻璃中外侧玻璃的尺寸,以减小打胶宽度,同时在内侧设计了与玻璃同色的彩釉点,保持转角的视觉的统一。
▲ 凸窗节点
▲ 内侧与玻璃同色的彩釉点让窗挺显得更纤细
在形体的转角处,开缝幕墙很难保证竖向对缝的挺直,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L形型材护边,收束两侧石材,使得这条最长的阳角足够挺拔。
▲ 转角金属压边
塔楼底部是近人尺度,所以细节的推敲尤为重要。在塔楼底部看似相同的组合单元中,局部石材采取了斜面倒边,赋予基座一种雕塑感。
雨棚:石材的建筑非常厚重,主入口的雨棚以及塔楼的连接部分我们希望是以一种轻来对应。雨棚采用了国内罕见的玻璃肋承重结构,不锈钢边框上出挑玻璃肋,在玻璃肋上部设置玻璃抓点撑起玻璃雨篷,下部装入LED光带,结构构件同时也是装饰构件,轻盈而通透。
塔楼之间商业裙房作为过渡形体需要一种介于办公与商业之间的气质,我们设计了一种超尺度的玻璃装饰柱,挑战了一把极限。
为了保证建成后商业未入驻时的效果,采用超白玻玻璃柱包裹内部贴膜玻璃面(商家入驻后在贴膜上进行广告)的形式。26米高的玻璃柱通过精密的计算将结构做到最小,这么高的透明玻璃柱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同类做法。在玻璃柱之间,八根金属圆管弯成拱形,与玻璃面相映成趣。
▲ 金属管节点
▲ 完美的对缝
玻璃柱向上延伸到一个弧形挑檐收头,金属拱下方的藏有反光照明,向上将弧面挑檐映亮,勾勒出融合的轮廓。并且做了完美的对缝。
▲ 金属管细节
▲ 玻璃与金属的乐章
▲ 虚与实的对比
▲ 夜晚
在西侧两栋塔楼之间有一个消防通道,也间接形成了两栋楼的出入口。都设同时完成了该部分的设计。过街楼部分采用了与主入口类似的模数设计,统一延伸到吊顶和装饰柱,并结合灯光和景观设计,形成一个精美的灰空间。
▲ 墙与顶的连续
恒泰广场也是都设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的项目,在室内公共部位的设计中,内与外的设计语汇需要创造性的统一。大堂空间和电梯厅通过石材、金属与乳白胶片玻璃的组合塑造出简洁而富有力度的空间气质。
▲ 施工中的单元幕墙
▲ 图纸与建成
结语
每一个项目都有其对应的限制和难题,并非一定是夸张的造型才能成为地标。即使比较普通的体型关系,优秀的建筑师一样可以通过对比例、材质、细节等建筑师基本功的修炼让其成为经典的建筑。任何一个建筑都没有成为普通的必然性,也没有理由普通。非常自豪的是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塑造了一个堪比肩东京建筑的优雅的方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