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是投资主体内部审计。投资主体内部审计是指投资方内部的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活动。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与投资方的利益完全一致,并且对建筑项目的了解程度更深,这既避免了审计人员与建筑承包者合谋抬高工程造价价格,又通过审计更好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从而为强化工程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是建筑承包单位内部审计。这种审计可以帮助承包单位真实、准确地了解整个工程成本结构,从而为成本节约奠定基础,也可以更为科学地帮助建筑承包商编制预算书,对于提高中标概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是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社会中介机构如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由于集中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且长期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从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发现工程造价中隐藏的一些问题,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不仅涉及到多个主体,而且审计的专业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因而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从实践来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审计技巧有待加强。首先,审计方法运用不合理。建筑工程造价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比较审核法等,在审计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过多采用全面审核法,依托设计图纸重新计数工程量,而比较审计法等审计方法由于技巧性相对较强,且容易被认为是偷工减料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从而增加了审计的成本,降低了审计效率。其次,审计重点不突出,工程造价审计主要包括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审计,工程定额套用是否准确地审计,工程计价、取费是否科学的审计,但审计应该突出重点,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过于突出对工程量的审计,而其他方面有所忽视,部分审计人员则对每一项内容都进行全面审计,没有突出重点,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

(二)审计管理有待加强。首先,审计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过于依靠图纸等资料,缺乏对现场的勘察和测量,从而使得审计人员缺乏感性认识,在审计过程中会想当然的进行审计,或者生搬硬套利用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审计,降低了审计质量。其次,审计过程管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由于审计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且参与人员数量较多,甚至某些环节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才能完成,如现场勘查需要施工单位、投资单位和审计单位共同参加才能完成,且为室外作业,从而使得审计过程管理难度大。再次,审计结果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部分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保密意识不强,容易将审计结果泄露,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如对于预算其结果会被用于招标工作,如果泄露审计结果则会影响招投标公平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工程项目都会进行二审乃至三审,如何充分尊重并利用上一次审计结果,降低审计成本,还需进一步探讨。

二、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对策建议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可以从规范操作,严格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三个方面着手。

(一)以规范操作为中心改善审计工作。首先,要规范工程造价审计流程,在审计过程中,要参照《建设项目工程结算编审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度,在审计开始之前,要熟悉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建筑设计施工、现场签证等相关资料开展审计工作,避免随意、主观性的审计,在审计结束后,要按照相关规定对资料进行移交保管,避免审计泄密。再次,要科学选择审计方法,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选择审计方法,如对于工程量小的选取全面审核法,对于工程量大的选取重点审核法等。

(二)以质量控制为中心改善审计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明确审计责任,对一审(二审)审计结果与最终审计结果差额超过一定额度的,要给予惩罚。其次,要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方面,单位内部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如组织审计人员共同探讨审计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上级审计机关、高校等外部单位合作,利用外部力量来开展培训工作。

(三)以工作效率为中心改善审计工作。首先,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程造价审计,一方面,审计部门要积极引进、更新工程造价软件,并帮助审计人员掌握软件使用方法,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工程造价相关网站来辅助审计,如全国和各省都基本建立了工程造价信息网,可以利用其中的最新造价信息辅助审计工作。其次,在审计过程中要树立成本、效率观念,要按照审计的工作量,规定某一建筑工程的审计时间,从而倒逼审计人员集中精力,有效开展审计活动,间接达到改善审计工作的目标。

工程造价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