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桥台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定基坑开挖基底找平基础施工台身砌筑台帽钢筋制作与安装拼装台帽模板台帽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台帽混凝土养护回填。

2.施工前准备

(1)进场材料检验,所有进场材料必须附带厂家出厂合格证;经试验室进行材料的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施工。

(2)做好机具设备的入场准备工作。

(3)编制桥台施工技术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4)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进行桥台施工技术交底。

(5)试验室在桥台开工前进行桥台混凝土和砂浆施工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桥台施工图纸,首先由测量技术员放样出桥台边线和基坑开挖线,再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基坑开挖。

(1)道路修筑、场地平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场地平整,需修筑桥台施工时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填筑用挖方路基山皮石,保证吊车、混凝土运输灌车、装载机、施工指挥车辆能够安全、顺利通行。

(2)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桥梁施工图纸,首先由测量技术员放样出桥台边线和基坑开挖线,再由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基坑开挖。

(3) 基坑开挖

一般陆地基坑采用边坡无支撑开挖法,根据测量放样出的基坑开挖边线,采用挖掘机结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辅以人工清槽。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最低不小于50cm,挖到扩大基础后放慢挖掘速度,机械开挖至桥台底标高以上约10cm处,接着再人工修整至桥台底标高并做地基承载试验。

基坑开挖完成后,可在基坑边坡上设置两个爬梯,方便人员进出基坑。

弃土堆坡角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2m,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施工时注意观察坑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基坑四周设置围栏及警戒标志,确保施工安全。弃渣应及时拉至指定弃土场,不得随意堆放。

4.基底找平

在基底找平之前,首先应在基坑底部粗略放样出桥台基础边线,并将从桥台边线向外偏移20cm形成一轮廓线,然后人工找平,浆砌圬工直接砌在基础上,清理干净浮渣。

5.基础施工

5.1 基础模板安装

(1)利用墩身钢模作为基础模板使用

(2)由测量组放出基础边线。

(3)基础模板安装时根据测量放样先将模板下口安放在正确位置,放置支撑、挡块等防止其侧向移动,然后调整模板上口位置至正确位置,再将其支稳、固定。调整好模板之后,将模板接缝用泡沫塞严或用双面胶封堵严密。

5.2 基础片石混凝土的浇筑

(1)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浇筑。

(2)浇筑片石混凝土前,应全面地进行复查,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接缝、支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块石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的石块,块石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可埋厚土不小于15cm。

(4)在浇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洗静使其彻底饱和,底层亦应干净、湿润并摆放整齐,不合格块片石不得使用。

(5)基础片石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直接浇筑。

(6)浇筑片石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移动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

(7)严格按实验确定的配合比计量拌和C25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加片石时应注意,块石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c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石块应在振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8)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

5.3 基础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终凝后即开始覆盖养护(土工布或麻袋覆盖),一般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12h内即应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5.4 模板拆除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进行桥台模板的拆除,模板应分快拆除。注意覆盖混凝土,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6.台身砌筑

6.1 台身砌筑的要求

(1)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2)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用标准圆锥体沉入度检查。

(3)砂浆在运输过程或存储器中发生离析,泌水时,在砌筑前要重新拌合,已达到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6.2 台身砌筑方法及养生

(1)砌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喷洒湿润,并挂好高程控制线。

(2)确定台身顶面标高,每隔5m立一水平控制标杆,拉线控制台身砌筑高度及顶面平整度

(3)台身砌筑:底层首先铺一层砂浆,然后放上块石,保证石料放平稳,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块石最上一批选用较大的表面较为平整的块石砌筑,并保证平整面向外。块石灰缝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4)砌筑时从下向上进行,尽量选择一边较为平直的块石与基础连接砌筑。所有块石均须坐于新拌砂浆上,采用先座砂浆后放块石的原则进行,并保证座浆挤紧,块石不得有松动。

(5)块石台身外露面和台顶、边口,应选用较大、较为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

(6)水平缝与竖缝应相互错开,避免出现通缝。保证块石平整面向外,相对长和短的块石应交错搭配,相互咬接。

(7)勾缝:浆砌块石边沟勾缝一般采用凸缝或平缝,浆砌较规则的块材料时,可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前应将石面清理干净,勾缝宽度应均匀美观,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不得有脱落、漏勾。如不能及时勾缝,须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做好准备。

(8)养生: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6.3 注意事项

(1)砌体砂浆应嵌缝饱满、密实,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勾假缝、漏勾。 (2)砌体分层砌筑,错缝搭接,咬茬应紧密,竖缝不得出现通缝,变形缝应直顺贯通,上下整齐。

(3)台身外观直顺圆滑,表面平整,勾缝均匀平顺,无脱落现象,表面洁净,不得有污泥、油渍。

(4)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应按配比计量、拌制砂浆,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得使用超过初凝期的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砂浆砌石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防止有空缝和贯通立缝。

(6)防止勾缝砂浆脱落:勾缝前应先将石块之间的空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0mm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行勾缝;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做到配比正确,拌和充分,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进行勾缝;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

(7)砌筑时应从坡角向上搬运石块,严禁向下抛掷。石块装卸严禁倾卸抛掷,应轻码轻放。

(8)砌石工程必须自下而上砌筑。块石改小,不得在脚手架上进行。抬运石块小架、跳板应坚固,并设防滑条。

(9)清理落地灰时应集中堆放,并装袋清运。现场严禁抛掷砂子、白灰,人为造成扬尘。

7.台帽钢筋制作及安装

7.1钢筋制作

(1)所用钢筋均应制造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和出厂合格证,且工地试验室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厂内进行,制作好的钢筋规格、间距、形状、接头及焊接等均要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做好原材料抽检试验、直螺纹套筒试验和焊接试验。

(3)钢筋加工弯制前,其表面的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等应清除干净,钢筋应顺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钢筋加工厂内钢筋连接使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与现场预埋钢筋连接时采用电焊连接。

(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6)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接的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7.2钢筋焊接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2)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3) 接头焊缝的长度单面搭接不应小于10d,双面搭接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4)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径的0.8倍。

(5)焊接过程中应停焊清渣一次;焊平后,再进行焊缝余高的焊接,其高度不得大于3mm。

(6)施焊中,不得使钢筋咬边和烧伤。

(7)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7.3钢筋安装

(1)先由测量放样定出结构尺寸线,根据图纸位置、保护层厚度等进行钢筋安装定位。

(2)钢筋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安装。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位置、间距、接头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抽检和接头试验工作。

(3)钢筋骨架应绑扎牢固并有足够的刚度,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或大的变形。

(4)钢筋保护层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保护层垫块宜错开布置。

(5)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铁丝按逐点改变扎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8.拼装台帽模板

8.1模板

利用墩身大块钢模作为台帽模板使用。

8.2组拼模板

(1) 测量技术员在台身上准确放样出台帽边线。

(2) 按照设计图纸上所示的桥台平面尺寸,沿着在台帽上的台帽边线组拼桥台模板,模板之间用拉杆连接。为防止砼浇筑过程中漏浆,在钢模拼缝处采用泡沫双面胶进行填塞,底边用砂浆堵实。

8.3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采用25t汽车吊进行,吊装前确定拼装顺序,自下而上逐节安装,每节模板安装后都应认真检查,测量复测校核模板尺寸,并根据校核数据对模板尺寸进行调整,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下一节。

钢筋骨架安装好后,先在钢筋与侧模的缝隙间绑扎保护垫块,然后吊起侧模板在准确的位置与台身模板对位,在侧模的上、下部预留拉杆位置穿拉杆进行稳固。同时注意支座垫石、挡块位置模板安装的准确定位。

9.台帽混凝土浇筑

9.1台帽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1)台帽、支座垫石、挡块均采用C30混凝土,并同时一次性浇筑完成。

(2)混凝土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如泵送对坍落度的要求。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根据具体情况掺加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

(3)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称料,施工过程中应持续监测集料含水率的变化,并依据测试结果调整用水量和集料的用量。细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2%,其他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为1%。

(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5)为防止离析,台帽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配吊斗进行施工,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0m。

(6)台帽混凝土采用分层振捣,分层厚度约为30cm,振捣棒应垂直的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内,插入深度约为5~10cm。振捣棒的拔出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动棒采用70,震动时梅花插入间距50cm,距离模板不小于10cm。不能用振捣模板来间接振捣砼。

(7)使用振捣棒时,应尽可能避免与钢筋和预埋件相接触。不能利用振捣棒长距离流动和运送混凝土,以免引起离析。

(8)混凝土振捣密实的一般标志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

(9)严禁出现漏筋、孔洞、夹有杂物、局部疏松以及麻面的现象。

9.2台帽砼浇筑的方法与步骤

(1)台帽混凝土浇筑前,请监理工程师对台帽钢筋及模板尺寸进行验收。

(2)认真检查桥台内各种预埋件的位置及固定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准备混凝土浇筑时的用具,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电力线路是否安全正常;与此同时,拌和站方面检查配料系统、搅拌系统,确保工作正常。

(4)一切准备就绪后,现场技术员通知拌和站进行拌料,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入模的混凝土做到及时振捣,浇筑时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斜面推进,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

(5)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防止过振、漏振。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模板变形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模板进行加固,或放慢浇筑速度。

(7)为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将浇筑区域进行分区,指定某个混凝土工专职负责振捣某个区域,成形后若出现因振捣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便于定人整改。

9.3注意事项

(1)所有作业人员应佩戴好安全装备,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板面板应保持5~10cm距离;分层浇筑振捣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3)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配合量及拌和时间。混凝土严格按照布料顺序摊铺,浇筑至桥台顶面时,若产生浮浆较多,必须将产生的浮浆清除干净。

(5)混凝土初凝至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10.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模而受损时可以拆除模板。拆模按照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避免模板损坏,在模板和混凝土脱离以后方可拆卸模板、吊运模板。

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去除板面上残余的混凝土、刷油,对损坏的模板进行修复。

11.台帽混凝土养生

(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按表7的要求继续保湿养护至规定龄期。

(2)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土工布、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冬季养护时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土工布、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

(3)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

(4)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

(5)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6)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15℃。

(7)混凝土在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8)混凝土养护期间,技术员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

12 .锥坡及回填

12.1基本思路

锥坡护坡采用M7.5砂浆片石护坡。

台背填土和锥坡填料需混凝土及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 台背回填按照图纸顺序回填及夯实砂土和粘土并铺好碎石和片石盲沟。

12.2 主要步骤

(1)侧墙和护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台背回填和锥坡填料。

(2)台背回填和锥坡填料每层厚度原则上为15㎝。为便于检查每层填铺厚度是否均匀及方便施工,回填前,基础顶面开始,把每层填筑的厚度在台背墙上做上记号,标明填筑位置及相应的层次,以此为参照进行每层的施工。这样现场施工人员就能容易且较好地控制每层的填铺厚度。

(3)与台背相接的路基端头,是控制的重点。要求在施工时,对路基端头的压实度进行复测,复测的目的就是确保回填部分与路基部分衔接,消除隐患。路基端头每层检查3个点,两侧各一下,中间一个。如果临近台背的第一桩号检测不满足要求,继续向路基方向的下一个桩号检测,直至合格为止,这样就可确定台背回填的实际范围。

(3)按设计要求做好台背排水盲沟,锥坡填料夯实后坡度为1:1.5,然后垫10cm砂砾石夯实最后浆砌M7.5片石护坡。

12.3 质量控制要求

(1)台背应按规范要求回填砂砾石,锥坡填料必须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填料,夯实工具可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夯。

(2)严格控制台背填土和锥坡填料的范围、高度,压实度不可低于96%。

(3)台背后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均与路基标准相同。

(4)回填处泄水孔或其他构筑物处,要按设计要求或设置碎石、粗砂或砾料层,以便达到泄水孔处过滤作用。

13.雨季桥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3.1 进度安排

在总施工进度计划上,应注意安排基础分部工程在雨期来临之前完成.以防止出现雨期在基坑内施工,及早消除基坑边坡淋雨滑坡的可能。在主体混凝土工程进入雨期时.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根据气象台预报安排近期工作,做到有中雨、大雨不安排混凝土浇筑。

13.2 物资准备

多雨季节应将防雨用品运到混凝土浇筑现场,雨衣、雨鞋发给工人,机械设备进行防雨遮盖,同时派专人进行检查。

13.3 防雨措施

钢筋焊接接头未冷却之前,严禁雨水冲刷,以免发生脆断,在大、中雨天无防雨措施时严禁进行焊接施工,如需焊接施工,现场要搭设简易雨棚遮避防护,如遇暴雨暂停施工。

浇筑混凝土前根据天气预报,如有雨,提前搭设防雨棚,备用一台水泵,以备雨量过大时抽水。

在无简易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有雨来临时.技术员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现场是否备有充足的防雨布.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是否已及时覆盖。

(2)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施工,大雨持续时间如果过长,应做好施工缝处理。

(3)雨量如果不大,可继续施工,要求搅拌站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运用动态控制方法,对雨中浇筑混凝土。要求试验员定时定量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砂子的含水率。搅拌站根据新的砂子含水率,调整原配合比中砂子的重量和水的用量,并调整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

(4)台身砌筑时,如有雨则暂停施工,对台身进行覆盖,等雨停后方可施工。

13.4 事后处理

(1)检查已浇筑的混凝土,看混凝土表面有无雨水冲刷跑浆现象。

(2)模板拆除后,检查有无麻面、孔洞、露筋等,如果有应查找原因,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方案。

(3)做好记录,对出现的问题逐一汇总研究,总结经验,杜绝再次出现。

桥梁工程,桥台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