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筋位移
原因分析:箍筋与主筋绑扎不牢;浇筑时主筋遭到碰撞;主筋与模板固定不牢。
处理措施:浇筑前将主筋与箍筋固定牢靠,必要时可进行点焊;浇筑混凝土及其后进行振捣施工时,注意施工机具禁止触碰主筋;浇筑后将主筋与模板固定牢靠,可采取加焊撑筋措施处理。
钢筋锚固长度不足
原因分析:出于节省成本考虑减少锚固段钢筋长度,或因节点区钢筋密集,操作不便,为便于施工取较短的锚筋长度。
处理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强调设计中钢筋锚固段长度具体指标,并据此进行检查;施工操作不便时可通过协调,适当变更工序,留出足够的空间。对于锚固段不足处,可附加短筋或加焊锚板,注意确保箍筋弯勾角度与平直部分长度。
箍筋质量及数量不合格
原因分析:受沉梁施工影响,柱纵筋产生位移,进而导致箍筋位移、变形等;为便于节点区施工,减少了箍筋数量。
处理措施:箍筋采用双U形箍套叠,还可焊成封闭箍;保证节点区箍筋数量,可按实际施工情况调整箍筋间距或加大箍筋直径。
节点区混凝土开裂
原因分析:柱混凝土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结合处易产生裂缝。
处理措施:两者强度等级相差较小时,可按梁强度等级一次浇筑;相差大于10MPa时须进行单独浇筑,须确保在初凝时间内完成 , 振捣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振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