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点
1、该施工方法为直登顶模平台双标准节施工电梯施工工法,通过双标准节相互支撑连接的设计特点,有效提高了标准节平面外的刚度,实现了标准节附着间距达到20m的需求,使之满足施工电梯直登顶模操作平台,极大的提高了垂直运输效率、降低超高层建造过程超高降效的影响。
2、通过双标准节电梯的设计,实现运行标准节中心点和结构之间的水平距离达到5m,使梯笼有效的避开顶模外挂架,保证梯笼和顶模顶升的正常运行。
图为施工电梯上顶模平台图
1-梯笼;2-周转临时附墙;3-运行标准节;4-顶模平台;5-连接架;6-挂架;7-连接架;8-附墙架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顶模等施工模架体系施工的超高层建筑,尤其适用400m以上的百层高楼建造。
三、工艺原理
1、利用双标准节(包括电梯运行的标准节和辅助标准节)连接提高平面内外的刚度,确保施工电梯标准节附着间距达到20m。
2、该双标准节施工电梯基础主要有2种形式,主要通过运行标准节、连接架、辅助标准节、附墙架连接至建筑结构,标准节通过连接架连接后,强度及稳定性更高,辅助标准节通过特制的快拆临时连接附墙同钢平台连接,稳定性更高,确保施工电梯标准节附着间距达到20m。
3、在顶模顶升前先完成标准节的吊装及连接架的安装,而后依次拆除辅助标准节和顶模连接的2道临时附墙杆件,完成顶模顶升后再连接拆除的临时附墙杆件。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图为施工电梯整体安装流程
2、施工操作要点
2.1电梯基础施工
2.1.1 植根于底板的电梯设计与施工操作要点
施工电梯基础设置于地下室底板,为避免对结构楼层梁影响,在结构首层设计一个钢平台,作为施工电梯基础转换平台,该转换平台的4道基础标准节支撑直落于地下室底板上,有效避开结构梁,以广州东塔为例,详见图2.1-1。
图2.1-1 施工基础图
1-结构梁;2-辅助标准节;3-运行标准节;4-基础转换平台;5-基础标准节;
基础转换钢架平台底部采用4列6506508标准节做支撑。与标准节连接位置采用与标准节型号相同的圆管焊接于交点位置,下垫25厚钢板(采用标准节大小整块钢板焊接于平台上)。
平台为桁架形式,尺寸为3288mm2855mm810mm,其上下弦杆采用I16工字钢,腹杆为I10工字钢,其中轴力应力比比较大的部分杆件采用I16工字钢。
图2.1-2 基础转换平台效果图
图2.1-3 基础转换平台计算模型
2.1.2 楼层间钢结构基础设计与施工操作要点
因百层高楼高度超高,施工电梯底部标准节需承受巨大的竖向荷载,电梯本身的设计高度受到限制。电梯安装部位结构楼板无法封闭,影响楼层间砌筑、机电、装修等施工作业,故在超高层施工过程中考虑电梯转换的问题,以广州东塔为例,在不影响原外框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外框结构钢梁作为施工电梯基础,具体详见附图。
图2.1-4 施工电梯基础定位图
图2.1-5 大样一
图2.1-6 剖面二
1-北侧电梯(B5-L67);2-南侧电梯(L67-L108);3-预埋件;4-支座钢梁;5-结构钢梁;6-支座。
2.2 标准施工电梯的安装
施工电梯的安装内容包括基础的安装、吊笼的安装、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安装、吊笼的电力驱动升降试车、吊杆安装、附墙安装、标准节架加高安装、电缆线安装、层门安装、楼层呼叫系统安装,具体操作要点和普通施工电梯相同,按施工电梯使用说明书、国家相关技术规程及指南实施。
这个文档包括完整的施工电梯/自动扶梯的安装方案及验收程序,如需要更多更多、更详细了解,请阅读。小贴士:收藏随时看,下载永流传。
2.3 顶模顶升前后电梯施工操作要点
2.3.1 标准节竖向连接杆按每4.5m一道设置,附墙架按楼层标高设置(超过6m的楼层焊接辅助钢梁按6m每道设置),如图2.3-1所示。
图2.3-1工况一
2.3.2 在顶模顶升前,运用梯笼顶部操作平台先吊装标准节及辅助标准节的加节后完成连接杆的安装,如图2.3-2所示。
图2.3-2 工况二
2.3.3 运用梯笼顶部平台拆除临时周转附墙后,将梯笼下落至最底层开始顶模的顶升,如图2.3-3所示。
图2.3-3工况三
2.3.4 顶模顶升完成后开始恢复连接顶模平台桁架的2道周转临时附墙杆,按顶模4.5的爬升步距,双标准节的最大附着间距已达20m,此时施工电梯可正常运送人员上下顶模平台,如图5.2.3-4所示。
图2.3-4工况四
2.3.5 最后完成辅助标准节与核心筒墙体连接的附墙架安装,保证电梯的稳定性,如图5.2.3-5所示。
图2.3-5工况五
上述图中序号所代表的部位:
1-梯笼;2-周转临时附墙;3-运行标准节;4-顶模平台;5-连接架;6-挂架;7-辅助标准节;8-附墙架;8-支座钢梁;10-加节;11-拆除临时附墙;12-梯笼回落;13-恢复拆除临时附墙;14-安装附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