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排水设计

一、路面表面排水

任务: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

原则:

1 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走;

2 应采用在边坡上横向漫坡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

3 边坡坡面在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

二、中央分隔带排水

1.宽度小于3m且表面采用铺面封闭:

表面水排向两侧行车道,其坡度与路面的横坡度相同;

2.宽度大于3m且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

汇集在分隔带中央的低洼处,并通过纵坡排流到泄水口或桥涵水道中。

3.表面无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措施

分隔带上的表面水下渗,由分隔带内的地下排水设施排除。

三、路面内部排水

影响:

1.浸湿各结构层材料和路基土,易造成无粘结粒状材料和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2.使混凝土路面产生唧泥,随之出现错台、开裂和整个路肩破坏;

3.进入空隙的自由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形成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水流,引起路面基层的细颗粒产生唧泥,结果路面失去支撑;

4.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地方,高地下水位会造成冻胀,并在冻融期间降低承载能力。

5.水使冻胀土产生不均匀冻胀;

6.与水经常接触将使沥青混合料剥落,影响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并产生龟裂。

四、边缘排水系统

概念:是由沿路面边缘设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边缘排承系统。

作用:将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先沿路面结构层间空隙或某一透水层次横向流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

用途:常用于基层透水性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特别是用于改善排水状况不良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特点: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层内沿层间渗流的速率要比向下渗流的速率慢许多倍,并且部分自由水仍有可能被阻封在路面结构内,因而,边缘排水系统的渗流时间较长,路面结构处于潮湿状态的时间要比基层排水系统长许多。

五、基层排水系统

概念:直接在面层下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在其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等,组成排水基层排水系统,

作用:采用透水性材料做基层,使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和排水管,再由横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

特点:由于自由水进入排水层的渗流路径短,在透水性材料中渗流速率快,其排水效果要比边缘排水系统好得多。

用途:一般在新建路面时采用此方案。

材料:排水层的透水性材料可以采用经水泥或沥青处 治,或者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

路面排水设计,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