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汇总

原因1、水泥砂浆拌和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的稠度过大,表面强度低,不耐磨。

防治方案: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并要搅拌均匀。

原因2、面层压光的时间没有掌握好。水泥砂浆拌和料,有一个初凝到终凝的凝结过程和硬化过程,如果压光的时间过早,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刚开始或正在进行,凝结体正在逐渐增多,游离的水分还比较多,这时,虽经抹压,表面还会出现水光,即压光后面层表面的游离水,造成面层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磨性降低。如果压光的时间过迟,水泥砂浆从塑态进入固态,并形成凝结结构,开始有机械强度,这时进行抹压,则使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遭到损伤和破坏,影响砂浆面层的表面强度和抗磨能力,容易产生起砂。

防治方案:掌握好面层压光的时间,水泥砂浆地面的抹压工作应在控制在水泥初凝到终凝之间。面层正常的抹压工作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层应在面层铺设后进行;第二次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的脚印又不明显的塌陷为宜(初凝为拌合后1~3h),主要是清除表面的气泡、孔隙,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次应严格掌握在水泥终凝之前,一般以上人时不出现脚印,或不明显的脚印为宜(拌合后6~8h),主要是消除第二次抹压后留下的抹纹和进一步闭塞毛细孔,使表面密实、光滑。

原因3、养护不当,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继续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进行,随之水泥强度和表面硬度不断提高,但水泥的水化作用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如果水泥地面完成后,不养护或养护的时间不够,在干燥的环境中会使水泥砂浆早期脱水而影响强度和耐磨性能。

防治方案: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袋覆盖后浇水养护。如果洒水过早易起皮,过晚则易产生裂纹或起砂。

原因4、面层施工结束后,在尚未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就过早的行走和使用,或进行工种交叉施工,造成面层的表面损坏。

防治方案:水泥砂浆地面应尽量安排在室内粉刷完工后进行施工,以免对面层产生损坏和污染。如必须安排在其它装饰工程之前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原因5、水泥砂浆地面在低温下施工时,门窗洞口等未进行封闭,使水泥砂浆或地面面层早期受冻,强度降低,使用容易发生起砂现象

防治方案: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施工水泥砂浆地面,应关闭好门窗,防止地面早期受冻。水泥砂浆地面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

原因6、拌和物的原料不符合要求。水泥砂浆标号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砂子的粒度过细,拌合时用水量大,加大水灰比,拌和物的泌水性也加大,造成骨料沉淀和析水,降低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防治方案:水泥应优选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高和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值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安定性好。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砂子应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通病2:水泥踢脚板空鼓、裂缝

原因1、抹水泥砂浆面层前,基层不浇水湿润,一般水泥踢脚板面层较薄,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走,造成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与基层间的粘结力,易造成空鼓、裂缝。

防治方案:必须将基层的表面清理干净,并在抹面的前一天应充分的浇水湿润。

原因2、用白灰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由于其与面层水泥砂浆材质性能不同,抹面后易造成裂缝、空鼓。

防治方案:严禁用白灰砂浆和混合砂浆打底粉刷。

原因3、内墙罩面的纸筋灰抹到了踢脚板的部位,抹踢脚板时不注意清理,将水泥砂浆直接抹在纸筋灰层上,产生裂缝、空鼓。

防治方案:抹内墙罩面纸筋灰的高度应加以控制,不要抹在踢脚板的部位上,如果有时,应认真加以清理干净后,再抹水泥砂浆踢脚板面层。

通病3:带有地漏的地面倒泛水

原因1、阳台、外走廊、厕所、盥洗室等地面一般比室内地面低20~50MM,但有时设计一样平,施工中又未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施工,造成地面积水。

防治方案:必须控制阳台、外走廊、浴室、厕所、盥洗室等地面的标高,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

原因2、地面标高抄平弹线不准确,施工中对有地漏的地面未按照规定要求的泛水坡度冲筋、刮平。

防治方案:施工中应首先保证地面基层标高、泛水坡度的准确性。做地面前,应以地漏处的标高为基准,顺地漏方向做放射性的冲筋,找好坡度,用尺刮平。

原因3、地漏安装过高,形成其四周积水。

防治方案:安装地漏时与土建密切配合,并应注意调整标高。地漏应相对地面低5~10MM,地漏处做成盘子形。

通病4:楼地面空鼓

原因:垫层表面清理不干净,过于干燥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风干结硬,面层与基层粘结不牢而产生空鼓。

防治方案:水泥砂浆在铺设前,应认真清理基层表面的垃圾、积灰和污染物,并冲洗干净:基层表面应粗糙,过于光滑处要进行处理凿毛;要充分浇水湿润;基层表面涂刷水泥浆,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之间,并做到随刷随铺设水泥砂浆。

通病5:企口木地板铺后出现明显高低不平。

原因:现场跟踪检查不到位,施工人员没有质量要求造成地板铺设后出现不平现象。

防治方案:前期策划放线认真落实,做好交底。搁栅高度要根据水平线调整平齐。

通病6:实木地板走动时有响动。

原因:实木地板铺设时先打木塞,然后把木楞用钉子固定在木塞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松动,在使用时出现响动。

防治方案:先打好木塞,利用聚氨脂胶固定木楞,然后用钉子固定。

通病7:地漏设置不规范。

原因:地漏位置及排砖未进行提前策划

防治方案:提前策划好地漏位置并进行排砖策划

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