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1.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营运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其制约因素有: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1)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首先,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通过市场分析与预测,确定市场需求量、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最终确定项目建成时的最佳生产规模,使所建项目在未来能够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造成项目所需投资资金的筹集困难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将制约项目的规模。

(2)技术因素。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费严重。

(3)环境因素。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的,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国家和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特别是国家对部门行业的新建项目规模作了下限规定,选择项目规模时应遵照执行。

此外,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确定建设规模时,还应考虑各行业特定的制约因素:

1)对于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等确定建设规模;

2)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应根据水的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以及移民安置等确定建设规模;

3)对于铁路、公路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以及该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

4)对于技术改造项目,应充分研究建设项目生产规模与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关系;新建生产规模属于外延型还是外延内涵复合型,以及利用现有场地,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一般情况下,确定某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或厂址),需要经过建设地区选择和建设地点选择(厂址选择)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作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种递进关系。其中,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地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

(1)建设地区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状况。因此,建设地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

3)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

4)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第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发展。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

3.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不仅影响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影响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因此,技术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的工程造价,必须认真选择和确定。

4.设备方案

在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确定后,就要根据工厂生产规模和工艺过程的要求,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设备的选择与技术密切相关,二者必须匹配。没有先进的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没用;没有先进的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则无法体现。

5.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一般工业项目的厂房、工业窑炉、生产装置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方案,主要研究其建筑特征(面积、层数、高度、跨度),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型式,以及特殊建筑要求(防火、防爆、防腐蚀、隔声、隔热等),基础工程方案,抗震设防等。工程方案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资金。

6.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一般会引起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确定场址方案和技术方案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比选和优化环境保护方案。在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

(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工业项目

(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占地面积、功能分区和运输方式的选择。占地面积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征地费用的高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管线布置成本及项目建成运营的运输成本;合理的功能分区既可以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又可以使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土石方量的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效率及成本不同,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应尽可能选择无轨运输,可以减少占地,节约投资。

(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工艺设计一般包括生产设备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定额的制定和生产方法的确定。工艺设计标准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的大小和建设进度,而且还决定着未来企业的产品质量、数量和经营费用。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在工业建筑中,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占有很大的比例,设备的选型不仅影响着工程造价,而且对生产方法及产品质量也有着决定作用。

(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部分,要在考虑施工过程的合理组织和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决定工程的立体平面设计和结构方案的工艺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平面形状、流通空间、层高、建筑物层数、柱网布置、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和建筑结构。一般地说,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它的单位面积造价就越低,建筑物周长与建筑买你家比K周(即单位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越低,设计越经济。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层高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的增加。据有关资料分析,单层厂房层高每增加1米,单位面积造价增加1.8%~3.6%,年度采暖费用增加月3%;多层厂房的层高每增加0.6米,单位面积造价提高8.3%左右。由此可见,随着层高的增加,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也不断增加。建筑物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可能会降低。工业厂房层数的选择应该重点考虑生产性质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多层厂房的经济层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厂房展开面积的大小,展开面积越大,层数越可提高;二是厂房宽度和长度,宽度和长度越大,则层数越能增高,造价也随之相应降低。柱网布置是确定柱子的行距(跨度)和间距(每行柱子中相邻两个柱子间的距离)的依据。柱网布置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和厂房面积的利用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单跨厂房,当柱间距不变时,跨度越大单位面积造价越低。对于多跨厂房,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量越多越经济。随着建筑物体积和面积的增加,工程总造价会提高。对于工业建筑,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厂房、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能的设备,节省厂房面积;要采用大跨度、大柱距的大厂房平面设计形式,提高平面利用系数。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使用寿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对施工费用、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降低材料费用,不仅可以降低直接工程费,而且也会导致措施费和间接费的降低。采用各种先进的结构形式和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能减轻建筑物自重,简化基础工程,减少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费用及运费,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建设工期,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民用项目

(1)住宅小区规划。住宅小区规划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占地面积和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占地面积不仅直接决定着土地费的高低,而且影响着小区内道路、工程管线长度和公共设备的多少,而这些费用对小区建设投资的影响通常很大。因而,用地面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区建设的总造价。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对用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采取高低搭配、点条结合、前后错列以及局部东西向布置、斜向布置或拐角单元等手法节省用地。在保证小区居住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集中公共设施,合理布置道路,充分利用小区内的边角用地,有利于提高建筑密度,降低小区的总造价。

(2)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层高和净高、层数、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建筑结构等。与工业项目建筑设计类似,虽然圆形建筑K周最小,但由于施工复杂,施工费用较矩形建筑增加20%~30%,故其墙体工程量的减少不能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而且使用面积有效利用率不高和用户使用不便。因此,一般都建造矩形和正方形住宅,既有利于施工,又能降低造价和方便使用。在矩形住宅建筑中,又以长:宽=2:1为佳。一般住宅单元以3~4个住宅单元、房屋长度60~80米较为经济。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综合测算住宅层高每降低10厘米,可降低造价1.2%~1.5%。层高降低还可提高住宅区的建筑密度,节约土地成本及市政设施费。但是,层高设计中还需考虑采光与通风问题,层高过低不利于采光及通风。民用住宅的层高一般不宜超过2.8米。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系数在逐渐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但是边际造价系数也在逐渐减小,说明随着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系数下降幅度减缓,当住宅超过7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需要较多的交通面积(过道、走廊要加宽)和补充设备(供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等)。特别是高程住宅,要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因此,中小城市以建造多层住宅较为经济,大城市可沿主要街道建设一部分高层住宅,以合理利用空间,美化市容。对于土地特别昂贵的地区,为了降低土地费用,中、高层住宅是比较经济的选择。衡量单元组、户型设计的指标是结构面积系数(住宅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系数越小设计方案越经济。结构面积系数除与房屋结构有关外,还与房屋外形及其长度和宽度有关,同时也与房间平均面积大小和户型组成有关。房屋平均面积越大,内墙、隔墙在建筑面积所占比重就越小。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考虑工程造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适合本地区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