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发展困境以及解决方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绩与基本经验

浙江建筑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经历了缓慢发展、高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有了长足的进步,被全国业内人士称为浙江现象,其主要特征有五点。

1.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建筑业企业已达5600余家,是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8040亿元,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220.6亿元,占全省GDP的5.7%。实现利润210亿元,上缴地税171亿元,利税总额已10年位居全国前列,支柱产业地位得到了加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业上缴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保持在10%以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建筑业吸纳了近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努力。基于产业发展的实力和优势,浙江省建筑业产业大军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显现了 浙江精神的风范,捐款捐物,献出了爱心。在灾区过渡房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战役中,建立了丰功伟绩。

2.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拓展。通过结构调整,建筑业部分企业逐步从单一的房建,开始注意向大建筑转移,专业工程承包能力得到了加强,综合竞争力开始上升,承建和部分参建了包括奥运鸟巢,上海环球金融大厦,北京机场第3航站楼,上海、杭州地铁部分标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市场拓展能力增大,形成了以上海市场为代表的八大省外区域市场,多年来,出省施工产值占总产值的40%左右。同时,境外工程承包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呈燎原之态。

3.块状经济成效显着,建筑之乡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由省政府命名的12个建筑之乡在县、市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经济效益日益突出。建筑之乡完成的产值,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50%,同时有12家建筑业企业成功上市。

4.工程质量稳步上升,施工安全逐年趋于稳定。近10年来,工程合格率100%,每年创省优质工程钱江杯奖120项,创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和鲁班奖的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

5.民生工程有效推进,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全行业加强了民工学校建设,建立了欠薪保障机制,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与此同时,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一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建筑业,纷纷出台了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秩序,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二是讲求实效,发挥了自强不息 、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四海为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拓展进取;三是发挥体制优势,极大地激发了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的激情;四是机制优势,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五是坚持走出去发展,坚持质量兴业和信誉品牌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挑战与行业自身建设内功不足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整体形态表现为低、小、散。全行业缺乏一批具有综合整合能力,能与国际建筑承包商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全省虽有建筑业企业5600余家,但企业资质结构呈现基底很大的一个宝塔形。其中特级40家、一级401家、二级1400家,其余3700余家为三级企业,资质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行业的集中度,进而使竞争更趋于无序,影响到建筑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2.专业经营广度不足。建筑业以房屋建筑为主要市场,占总量的80%左右。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专业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所属的专业工程的总量仅占20%,这与发达国家建筑业在房屋建筑与专业工程建筑的比例达到50%以上相距甚远。当然,目前的现状是由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也是需要的。但是,专业经营广度不足将影响企业效率与科技进步,使建筑业企业长期处于低端市场。

3.外向度不高。十年前,浙江省建筑业走出省外,向外发展出现高潮,国内区域性建筑市场逐步建立,至目前省外市场完成的产值达43%左右。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国内市场上实现得较好,但在拓展海外、境外市场方面力度尚欠。据2008年统计,境外产值只占总产值的3%左右,且工程小、分包多,总承包、大体量、公共建筑少,市场占有率低。与一些建筑大省存在一定的差距。

建筑行业,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