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施工时,问题收集

1、工序间隔时间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墙体砌筑时未按照相关规范对工序间隔时间要求进行施工

防治措施

1.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粉煤灰砖的产品龄期不得少于28d。 。

2.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

3.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

2、砂浆搅拌合无计量,未用砂浆搅拌机,随意添加外加剂

原因分析

1、 未按砂浆配合比计量,拌合时采用体积比。

2、拌合机械用卧式拌合机。

3、 在水泥砂浆中掺加砂浆王且无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防治措施

1、 砂浆现场拌合应严格按配合比、重量比计量;砂浆搅拌必须在现场的搅拌站进行,不得在楼层上搅拌。

2、采用立式砂浆拌合机,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拌和时间为3~5min,随拌和随用,时间控制在3h内用光,严禁使用过时灰。

3、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而掺加塑化材料后应适当的调整水泥用量(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有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方可使用;抹灰砂浆不允许添加塑化剂)。

4、不得用增加砂浆王掺量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3、砌体砂浆不饱满

砂浆饱满度:砖砌体灰缝中的砂浆与砖的有效黏结程度,以砖与砂浆的接触面面积和砂浆在砖面上有效黏结的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检查方法:拆下墙中的砖,底面朝上,放上百格网,数出砖上粘有砂浆的格子数,取3块砖的平均值,80个以上为合格(百格网是一块透明的网格片,长宽与标准砖的尺寸一致,在其上的长方向和宽方向平均划分10等份的格子,总数刚好是100格,所以称为百格网)。

原因分析

1、砂浆和易性差,操作者用大铲和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砌砖法砌筑 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

3、工人施工素质不高,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防治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按三一砌砖法砌筑,干砖严禁上墙,砌筑前1-2天将砖湿润,严禁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干砖表面的粉屑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失去粘结。

3、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然后进行勾缝 。

4、干砖上墙

原因分析

管理不到位

危害性

干砖墙影响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造成吸水较快,砂浆保水性差,和易性很差,砌筑时铺摊和挤浆困难,砂浆强度减低。

防治措施

1、 砖应在砌筑前提前1~2d浇水湿润,待砖表面凉干后使用,严禁干砖上墙砌筑。

2、加强管理。

5、尺寸偏差大

原因分析

在砌筑过程中没有按照墙体轴线、标高控制线等来控制墙体位置。

防治措施

在砌筑过程中提高工人质量意识,改善施工办法,及时用尺、线坠、靠尺、塞尺等检查工具进行质量检查。

T15BhTByCv1RCvBVdK.jpg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6、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

斜槎: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筑成斜槎。按国家规范规定,砌墙时,如果一道墙当天没有砌完,要想第二天再接着砌,第一天最后就应该砌成像锯齿一样的形状,即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其作用是增强后砌的砖墙与前砌的砖墙的结合。如果像刀口一样齐平,墙就不结实了。

阴槎:指留槎时面砖(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不砌,带接茬时塞入(槎面看上去是凹进去的),预留了空洞,将来砌筑时候填补。

原因分析

(1)砂浆强度不稳定。

(2)外墙转角处、楼梯间和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直槎 。

(3)构造柱及拉接筋设置的不准确,位置不对,长度数量弯钩的制作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

(4)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留直槎时漏放拉接筋 。

(5)未按照抗震要求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6)随意凿墙破坏墙体整体性。

(7) 墙体通缝。

防治措施

(1)

1)根据材质情况进行试配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2)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

3)严格控制无机掺料的使用;

4)砂浆搅拌时,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加料。

5)试块制作要规范、标准。

(2)砖砌体外墙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和楼梯间墙体应同时砌筑。若不能同时砌筑,在临时间隔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3)一般情况下,墙体转角处与砼结构结合处留有斜直槎处都应设拉结筋,数量为120㎜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独立墙120㎜厚墙放置26),墙厚大于120㎜应加设2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埋入长度每边均不应小于500㎜,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末端应有90弯钩。

(4)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统一考虑。外墙角尽量同时砌筑不留槎。

(5)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在抗震设防地区,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墙顶部与粱有拉结措施,当墙高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常钢筋混凝土水平粱;

(6)不可随意凿墙。

(7)上下皮灰缝应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砖砌体不小于总长1/4)。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 。

砌体转角处按规范留置斜槎

7、构造柱不合格

原因分析

1.构造柱顶模板安装未设置斜模进料口,浇筑砼不密实;

2.马牙槎未按照规范设置

防治措施

1.构造柱安装模板应在顶部安装450(宽度250㎜,高度应比梁底高30~50㎜)的斜模进料口,浇筑细石砼时用榔头轻敲模板,钢筋插钎捣实,混凝土振捣密实。

2.按规范设置构造柱马牙槎。

1、构造柱处砌体留设马牙槎,先退后进,每槎高度不超过 300mm(5线),槎口深度60,进线与退线各自对齐,自底向上,每600设置拉结筋一道,外墙马牙槎上口砌45斜角。

2、支模时沿马牙槎边贴双面胶,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螺栓从构造柱内部穿过。

8、灰缝超标

原因分析

墙体砌筑前未按砌块模数设置皮数杆或未在砼结构柱上标注控制水平灰缝尺寸。

防治措施

1、 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四大角设置皮数杆,框架(短肢墙)结构的填充墙应在柱(短肢墙)标注砌砖模数(沿高625mm弹水平线)控制水平灰缝

2、 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1、非承重墙砌体顶部应预留180mm左右空隙,在下部砌体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或至少隔7天)时,用配砖以斜45-60度顶砌敲紧;

2、墙顶线向下划分到楼面不合砖模数时,在楼面用细石砼找补调整;

3、在预留管线、墙体转角、顶砖丁接等端头处,应预先砌筑至少两皮砖高的挡砖;

4、顶砌时,端部用。预制的三角形砼块组砌

9、外墙面渗水

原因分析

(1)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面渗水

(2)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当

防治措施

(1)组砌方法要正确,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坚持三一砌砖法

(2)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应用原设计的砌体材料按砌筑要求堵填密实

砌体施工,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