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风险才能创新

在设计师的心态里,接受风险是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你才会看到未来的愿景、事实与选择。在传统企业的思惟模式中,风险往往被视为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劣势(downside),对设计师来说,风险不会被定义为劣势,而是被定义为优势(upside)与机会。他们宁可冒一个比较大的风险。他们认为最大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没有尝试。失败反而可以帮助你看清楚未来的路。

举个例子来说,第一代Toyota Prius车款看起来很怪,它的性能也乏善可陈。许多对手都说,它肯定不会获利,肯定失败。从传统的标准来看,它是失败的。不过,从丰田的角度,它不算失败,因为那是走向第二代Toyota Prius必经的过程,而Toyota Prius第二代,不管从哪个面向来看,都是很成功的产品。

创新的设计师面对风险的另一个态度是,承担风险是为了学习。没有风险,他们反而不自在,因为他们无法学习。对他们来说,尝试愈多学习也愈多,学习愈多也就愈可能设计符合顾客经验需求的商品。

设计师面对风险的第三个态度是,拥抱但轻松待之。通常,他们透过同理(Empathy)、原型(Prototyping)与说故事(Storytelling)三个行为达到这个目标。

同理就是同顾客的理。你要了解顾客究竟需要什么产品?

一家脚踏车供货商很认真的倾听顾客的声音后,发现与他们预期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他们原先以为,顾客想要复杂的脚踏车技术,结果,顾客实际想要的是最简单的脚踏车经验。

另外,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会先产生原型。建立原型的目的是,加速意见回馈与失败。了解顾客的想法,让他们大幅降低了风险。原型其实是让企业看到可能的问题,同时也在教你「放手」,放掉不会成功的点子。

铱卫星系统(Iridium)成为企业界经典的失败案例,当时它的催生者若从设计师创造原型的思惟出发,会有什么结果?这个昂贵的服务、沉重的电话机、建筑物内收讯不良的通讯服务,这些基本价值主张都不对,显然是造成铱卫星系统失败的原因。如果可以先创造原型,就可以预见可能的问题。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喜欢设计一个简单而动人的故事。故事可以将价值主张的精髓充份沟通,让企业内的员工了解。当全体员工有了共识之后,就会降低执行的风险。

害怕风险是人之常情。换一个角度看风险,就像设计师一样,就会发现风险其实还是可以管理的。

工程风险,才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