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原因与预防措施

1 桩身断裂

(1)现象:在进行压桩工序时,桩身如果突然倾斜错位,而桩尖处土质无特殊变化,贯入度却突然加大,施压油缸的油压表计显示突然下降,机台晃动亚种,这时可能就发生桩身断裂的质量问题

(2)原因:① 桩身加工的弯曲度超过规范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过大,压桩过程中桩体倾斜或弯曲;② 桩入土后,遇到坚硬障碍物(岩石、旧埋设物),把桩尖挤到一侧;⑧ 插桩本身不垂直,在压入某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体产生弯折;④ 多段桩施工时,相连接的两段桩不在同轴线位置上,焊接后产生弯曲;⑤ 桩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在堆放、吊运准备工作中已经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没被发现。

(3)预防措施: 施工前应该清理干净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应该对每个桩位用针探检查;②加强桩材检查,如果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Oo0且20mm)或者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能使用;③在插桩施工中已经发现桩身不垂直就立即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后若发生严重倾斜.不能采用移机方法处理。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段桩在同轴线上.端面间隙应该加垫铁片并塞牢;④ 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若桩身出现裂缝且超过验收标准必须严禁使用。

2 桩顶损坏

(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

(2)原因:① 桩材混凝土配合比不好,施工中控制不严格,养护做的不好;② 桩顶端面不平整,导致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之间不垂直;③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部位不整齐,送桩时导致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3)预防措施:① 制作桩体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要确保位置准确,并按规范养护;② 沉桩前必须检查桩顶是否有凹凸的现象,保证端面垂直于轴线,桩尖不得偏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或经过必要修补处理合格后才能使用;③ 检查送桩杆与桩身的接触面平整度,如不平整必须进行相关处理才能使用。

3 桩位偏移

(1)现象:在静力压桩过程中,相邻桩身产生横向位移过大或桩身上浮

(2)原因:①桩进入土层后,可能遇到大块坚硬的岩石,将桩尖挤到一侧;② 多段桩施工时,相接的两段桩轴线不一致,焊接后管桩整体弯曲;⑧ 桩基数量过多且桩距不大,静力压桩时土层被挤压到极限后必然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拔起;④ 在软土地基场地中施压密集群桩时. 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过大将相邻的桩体推向一侧或起浮。

(3)预防措施:①静力压桩前要先将桩位下的岩石等障碍物清除干净,加强桩身外观检查,如果发现桩身以及弯曲(超限)或桩尖与桩纵轴线不统一;②在压桩过程中,如果发现桩身不垂直要立即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相连接的两段桩在同一竖直轴线上,进行焊接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③采用井点降水、盲沟或砂井等降排水措施;( 压桩期间不能进行基坑开挖。要待全部桩基压完.停置半月后再开挖。

4 沉桩未设计标高

(1)现象:沉桩压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设计值,而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2)原因:① 未能勘察清楚工程地质情况,持力层的范围不明确.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选择有错误;② 局部有坚硬岩石夹层;( 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岩石、旧埋设物);( 群桩的挤土效应造成桩基的入土阻力加大;⑤桩机压力太小。

(3)预防措施:① 应详细勘探工程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地质情况和勘察报告相符;② 合理选择桩尖标高或持力层;③ 遇到硬夹层时.可采用预钻孔的方法透过硬夹层,再进行沉桩作业:( 首先利用回转钻孔机完成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工序(先施工静力压桩比较困难的桩)、在工程场地预先布置应力释放孔或者沟槽、减低沉桩速度等,减小挤土效应对沉桩的影响.最大程度的释放土压力。

预应力,管桩,质量问题,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