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哪些措施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哪些措施?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a)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墙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b)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c)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如混凝土制品,有资料反映,如果以90d的干燥收缩值为基准,28d只完成收缩的80%左右。而且这类砌块,28d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学变形不稳定,干燥收缩值大,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出厂含水率有时高达60%以上。

d)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规范》规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因而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

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e)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可对砌体结构本身采取以下构造措施:

1)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

2)设置灰缝钢筋。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大于600mm;

3)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配筋带宜设置在楼盖处和屋盖处墙体的顶部、台的下部,其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

墙体材料,干缩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