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环境有哪些生态特征及其构成?
对居住区环境进行生态化的研究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城市的居住区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性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在城市住区建设中的体现。
1、居住区环境的生态特征
1.1、人的参与和影响
居住区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居住区生态环境是由人规划设计,由人选择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居民在居住区环境中活动,并非单纯自然意义上的消费者,人们所以停留、延续其他物种生存,归根结底是为人的生存服务的。所以,居住区生态环境中,大量的人工设施施加在自然环境上,形成了显著的人工化特点。
1.2、系统的不稳定性
与自然生态环境相比,物种单调的居住区生态环境显然是很不稳定的。枯枝落叶常被清除,养料、水分常常是来自居住区外部,土壤中微生物发育不充分,整个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源流动是不连续的。所以,居住区生态环境本身并不是自给自足的系统,需要靠外来的能流、物流不断投入,才能保证其系统的相对稳定。
1.3、高度开放性
作为开放系统的居住区生态环境,与外界有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居住区是一个反馈系统,食物、水与材料等输入(负熵)变成了污水、垃圾与其他形式的废物输出(正熵)。
同时,居住区也给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及精神生活和自身价值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负熵流的方式取得与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2、居住区生态环境的构成
居住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是一定区域内人们居住空间的总和。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住区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从建筑学的角度来划分,居住区环境生态系统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征、自然特征和能源等。
(2)、技术物质环境: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环境小品、道路等。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水平和文化大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