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乔灌草(地被植物)的配置有哪些要求

居住区乔灌草(地被植物)的配置有哪些要求?

住宅园区内的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体这是由植物自身的功能所决定的。然而植物中的乔、灌、草之间生态功能又有较大的差异。

资料表明:在同一占地面积的条件下,其生态功能(制氧和吸收CO2)的排列顺序为:乔木>灌木>地被或草坪,乔木生态功能十倍于草坪或地被。高大乔木是居住区的主要选景元素。虽然,从植物数量上虽然不能也不可能超过灌木或地被植物,然而就其形成乔木投影总面积和投入资金上应占绝对的优势。植物造景提倡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以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复式栽培。通过灌木与乔木的搭配可以构成多种空间。如大灌木可以构成闭合空间,还可以将人的视线引向远方。而小灌木不会遮挡视线,但可起到限制分隔空间的需要,形成开敞空间.一般在路旁种植小灌木,不仅不影响行人的视线,还可以起到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作用。实验还表明复试栽培将产生最好、最大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然而这种设计理念又被有些人导入误区,即搞成植物的堆积,在上述地区,有些居住区中的小灌木密如苗圃,一些较高(80~100 厘米)的灌木,密植于乔木林中,进而占居了居民活动空间,挡住了他们的视野,形成了比较压抑的环境。即达不到绿化景观效果,也没能创造出适合人生活的居住空间。不禁让人思考这种过头的作法是否受到利润驱动。

通常讲,许多灌木是绿化中的亮点,因为这些植物多半为开花植物,只要设计合理,便可做到一年四季有花。这类植物在整个绿地中的占有量(指面积)大约在30%,具体的确切占有面积应视实际情况而定。草坪/地被植物担当着使小区内黄土不见天的主要角色。它的占有面积实际上与乔木的投影面积相当,而乔木的投影之下方往往同时栽种草坪和地被植物。由上所述,可见乔、灌、草配置问题的核心在于通过对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既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达到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乔灌草,配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