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水景有哪些应用

园林景观水景有哪些应用?

从工程造价,水体的过滤、更换,设备的维修和安全角度看,喷水池不须求深。浅池的缺点是要注意管线设备的隐蔽,同时也要注意水浅时,吸热大,易生藻类。

*一般的喷头安装、水下照明布置,水深50~60厘米已足够。如果采用进口设备,还可浅些。小于40厘米,水下灯就不易安装。浅水盆或池,最浅要10厘米水深。

*当采用立式潜水泵作动力时,可于局部加深,形成泵坑。这时要保证泵的进水口上限有50厘米的水深。因此,希望尽量选用小型的、进水口在下方的潜力泵。

*泵坑因为标高最低,因此往往成为集水坑,改空管进水口设在这里。这对泵的使用是不利的,泵坑上面最好没有过滤网。在可能的时候,最好采用卧式潜力泵,现在江苏的合资厂(格兰富)已有这种产品出售。

*有人提出停喷时,水是否会溢出?或者反过来说,开始喷水时,水面标高是否会下降?从实践看,一般不明显。即使水面下降一些,往往也因水面的波动而被忽略。但是多级标高的喷水池,在停喷后水仍会逐级下瀑汇集于最下层水池,这时水量是比较大的。溢水口标高要往上抬高15~30厘米(最好按水量计算),才不致每次开喷浪费水,同时让人感到水池很深,没有亲切感。

喷水池射流顶点至池沿的宽度喷水池一般要大于射流的高度,即成45"角,以防水溅。就是这样,风大时还是会有水珠飘散。因此水池周围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别是室外空旷的地方,要注意这点。如果水质洁净,也可理解为一种趣味参与性。喷水池的池底池壁

●池底和池壁的颜色,过去常用浅色,白、浅蓝等,以显水清。现在有用深色,甚至全黑的设计。选用深色,喷泉宜用泡沫型喷头,对比之下,更为分明。同样道理,不喷射也要有某项对比色如雕塑、花钵等,以免过于沉闷。 ●复杂的喷水池,池内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种状况,喷射时并不为人注意,停喷时就会反映出来,如果水池维修断水,冬季放空,顿杀风景。因此有的喷水池在池中散铺卵石,但此对清洁打扫不利。必要时可于水面下铺放一层卡普隆、玻璃板,只留出灯光和喷嘴地位,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实在无法解决,就做旱喷泉。 ●池壁池底宜易于清洁。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最好有一点向外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边,一是可以防风吹灰尘杂物和雨水倒灌,二是减少喷射的波涌。

静水池平静的水面,产生倒影,如同镜子一般,俗语平静如镜。以这种观赏效果为目的的水体,称镜池。唐常建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这种意境是非常超脱凡俗,引人遐想的:一泓秋水照人寒(清沈复)。,

影响水体产生倒影的几个条件 (一)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光学原理,可以找到观赏倒影的最佳地点。也可以反过来,按观赏倒影的要求,来设计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二)按照这个道理,要使水体反射效果好,必须水体的水平面高而边岸低;水面积大且暴露,外型简洁。反过来,也可理解为被倒影的物体轮廓清晰、地位低、视距近。 (三)同时,水体须色深光暗而水面倒影明显。要做到这点,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大水深;二是加深水池底面和边岸的色彩。当然这两项要权衡水体景观总体设计而定夺,同时要考虑色深易生苔藻等副作用。 (四)最后是须保持水面的平静,同时也保持水面的完整。风吹、落叶、鱼跃,都会在瞬间破坏水镜面图画。使人从倒影的深思遐想中猛醒过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而枯叶、水藻,以至漂浮杂物更是倒影的大忌,败笔。镜池同时还存在反光的效果。这对于临近水体的建筑、雕塑,甚至室内环境,都会产生很动人的波动光照效果。清蒋士铨描写月色在水面的反光有诗流辉注水射千尺,波面游鳞时一掷。月色反光千尺是诗人的形容词,但此时此刻充满诗情画意。

静水面的另一种观赏效果,是水中造型。如水底的浮雕美人鱼、水中仙子,水底的绘画图案等。《述异记》中有南海中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机织,眼泣则成珠的记述,脍炙人口。广州和番禺宝墨园就有这种成功例子。这种设计要求: (1)水质要清澈、透明,池底不能留有杂质; (2)水深要控制好,过深则不明显或折射变形; (3)图案绘画色彩要鲜艳夺目,边界分明; (4)可配合其他水景,如观赏鱼、水生植物、喷泉等。水中造型,也可应用到喷水池中,因为城市中的喷水池在停喷时绝大多数是静水池。这时,喷泉的喷嘴可以设计为花或鱼的造型,喷水池的池底,可安排绘画,甚至不再是平面,而是按照立体造型的要求,设计为折面、曲面。但这种例子目前还不多。笔者目前接触到某高校一屋顶喷水池,就有这种设想:架空石板如水中山峦,既减负又隐蔽了管、泵。

瀑布《园冶》注释的瀑布的描述:水由峭壁或高处高泻,其势汹汹,水沫飞溅,遥望如匹练下垂。我国有许多诗词是描写瀑布的,最闻名遐迩的如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水体自由跌落,二是水体沿斜面急速滑落。这两种形式因瀑布溢水口高差,水量、水流斜坡面的种种不同而产生千姿百态不同的水姿。

(A) 水量 人工瀑布的水量较大,通常采用循环水。瀑布水量越大,越接近大自然,气势雄伟,能量的消耗也大。因此要研究水量的问题。瀑布在跌落的过程中,水体和空气摩擦碰撞,逐渐成水滴分散,瀑布破裂匹练不复存。因此需一定的厚度,才能保持水型,达到李白诗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的意境。国外资料显示,随着瀑布跌落高度增加,水流厚度、水量也相应增加。瀑布有时水量会非常大。日本大阪花博会曾在中心湖设计一座水中通道,即在瞬间把湖中水下两堵墙之间的水全部抽空,显现一条通道来。湖水随即越墙而下,气势如千军万马。这些瀑布水随即被抽走,周而复始。为了增加水量,往往把喷泉的造水口设在喷泉下水池,而喷涌出来的水流入上水池,二池之间形成瀑布。

(B) 溢水口如果要求瀑布象一匹绸缎那样平滑光亮飞泻而下,就要求溢水口须绝对水平且光滑。这里每一点沟隙凹凸都会形成一道皱折水缝,使透明水布变成白色水花, ■ 中国式的山石瀑布,一般瀑布口1~3米宽,可以用一块仔细打磨的石板、砼板作溢水口。务必使溢水口融为山石的一部分,流瀑时好看,不流时也自然。在上海严寒的冬天,如果这里有少量滴水,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会滴水成冰,冰柱会越来越长。这也是园林景观的一种冬态。 ■ 溢水口再长,也无法解决预制板之间的接缝问题,要在现场用高标号水泥抹灰造型,再仔细磨光(即高级彩色水磨石)。这种办法视似原始,但极适于溢水口之平面为曲折多变的设计。如果是喷水池等平面形状较为规则的溢水口,且长度大,建议在抹灰面上包覆不锈钢板、杜邦板、铝合金板、复合钢板等新型材料。并在板的接缝处仔细打平、上胶至光滑无纹。这种做法,溢水口会有一种工业化的、笔挺、新颖的造型感。 ■ 溢水口如果曲折转弯,那么在向外展开的那一地段,水量会显示不足;在向内凹突的那一地段,水量会增加,使瀑布的水量厚度不均,甚至有的地方断水。现在上海外滩南京路的喷泉就是这样。解决的办法,一是调整供水地点,二是逐渐调整溢水口顶标高。到了这时,才不致影响瀑布平整效果。因此往往在出水管上打孔以分散压力,或在出口处加挡板改变水流方向。作供水的涌泉喷嘴,也要有一段距离。一般使水流速度控制在0.9~1.2米/秒。这样溢水口就要有相当水深和面积,形成一个高水池,俗称天池或上水池。天池也可结合上面景点供人观赏,但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因为有的瀑布相当高。 ■ 溢水口异形处理成曲线、锯齿状、圆孔和多个溢水池交叉跌水等,使水流呈不同形状跌落,也是另一种趣味。这部分内容可参考中国山水画技法和其他书籍,尽量做到一波三折。

(C) 下水池瀑布跌落到下水面,会产生水声和水溅。如果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可产生更好的效果。如在落水处放块受水会增加加溅;放个水车,会有动态。把瀑布的墙面内凹,暗面可衬托水色,可以聚声、反射,也可以减少瀑布水流与墙面之间产生的负压。中国古典小说诗词中的水帘洞、桃花洞就是创造一种人和瀑布、山水紧密相联系的范例,让人产生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疑问。引人探索,又有弦外之音。为了防止水溅,一般经验是下水池的宽度要大于瀑布高度的2/3。为了水体循环,瀑布的进水口宜选择在最下面水池的远端。从规划上考虑,要为水系的循环创造条件,做到流水不腐的要求。

(D) 涩水水体如果沿着墙面滑落,是和瀑布同样原理的另一种水景观,这里称为涩水。涩水的墙面,由光滑而粗糙、而至台阶形状,倾斜角度也由大至小,出现各种不同景观趣味。有几点提供参考注意。 ▲ 室外的设计,涩水面最好坐北朝南,在阳光照射下,平静、滚动、跳跃的流水会显现万般生气。如果光线弱的地方、室内,要考虑人工照明由下水池、侧墙向涩水方向照射,或采用透明墙材由室内面照射。否则易为人忽略,尤其是光滑的墙面动态不足。 ▲ 涩水面如果是台阶式、一步一步往下流淌跌落,这时台阶的长和宽要与水量配合,通过测试,取得或跳跃、或贴墙各种不同的最佳效果,如上海大剧院人口的水流石台阶。上下各个台阶之间,也可不尽相同,堆叠出如螺旋形、放射形的台阶。各个不同高差台阶的搭配等,使水姿有聚有散,有急有缓。 ▲ 涩水面如果是平面,最好和地面有5o~10o的倾斜。流水表面的粗糙程度各有不同,水量有大有小,从初显潮湿至流淌飞瀑,要按设计总体要求而定。上海已有在玻璃墙外设计水幕的例子。静静的流水,使品茗、喝咖啡的人心境如镜。如要加深效果,紊流的水膜似乎更有动态感。常熟有个设计,则是在流淌面上加上色彩,来衬托平滑的流水面。波特曼大酒店的流水墙面,则不易为人注意,因为色彩和光线偏暗。也可以是介于自由跌落和流涩而下之间,如上海优点俱乐部。 ▲ 另外一种设计,是水沿着透明尼龙丝缓流,无声而下,尼龙丝可以组成各种的形状,如同一条放大的弦琴。这种设计要求水质保持洁净,才不致污染尼龙丝。吴冠中先生在观瀑中写着: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式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的命脉,也正是这黑、白对照,块、线对照,动、静对照的造型因素吸引画家,启发画意。这段话可以作为设计瀑布时的参考。

园林景观,水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