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中楼面裂缝的防治

浅析施工中楼面裂缝的防治

一、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常见的两类: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这些区域可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防治楼面裂缝: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双重作用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时才能奏效。但是,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而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上面又有大量人员走动、踩踏,这就造成上层钢筋容易弯曲、变形。所以,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

具体措施如下: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特别是对于细小的钢筋,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尽可能合理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绑扎完板底钢筋后,线管预埋和模板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行护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在楼梯、施工缝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消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部位。尤其是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裂缝。可以采用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6~8,间距150毫米,两端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处可以采用线盒。并且当线管数量很多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由于施工中存在质量和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上面就已经开始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工作,这就使大开间楼面非常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引起受力裂缝,而且这种裂缝一旦形成就是永久裂缝。对于这类裂缝的防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施工速度不能过快,一定要保证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必要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4小时);楼面混凝土浇筑完2~4小时内,尽量避免吊卸较重的大宗材料和组织大量人员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并且在吊运少量的材料时做到轻卸、轻放;大开间楼面应在模板支撑架搭设前就预先采用加密立杆以增加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已浇筑的楼面上铺设木模以扩散压力,进一步防止裂缝发生。

(四)加强模板体系的质量要求

模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砼的表面质量,施工中由于模板的缘故也易导致楼面裂缝,可采取如下措施:选择有足够刚度的模板支撑体系,不得随意改变技术人员确定的施工方案,避免模板变形、支撑下沉;模板接缝应严密,严禁模板漏浆。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拆模申请单制度,只有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合格情况下才允许拆模。

(五)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管理

混凝土浇筑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到混凝土强度,操作不当还易造成表面裂缝,施工中可采取下列措施来克服表面裂缝:商品混凝土中严禁私自加水,否则会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导致内部振捣不足;混凝土表面搓平要得当,合理掌握搓平时间和遍数,搓平不宜少于两遍。

(六)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早期保湿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浇水养护时间,就必须坚持覆盖麻袋进行一周左右的保湿养护或采用养护液进行养护。

二、对裂缝的弥补处理措施

如果楼面由于各种原因已产生裂缝,就需要做好妥善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等工作。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板底装饰层较薄,通常无吊顶遮盖,裂缝容易暴露,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应妥善处理,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压力灌浆等方法对裂缝作处理。

施工,楼面裂缝